中醫常識

紅大戟的功效與作用

很多人都知道, 紅大戟對一些疾病具有獨特的療效, 其實, 紅大戟的神奇的功效遠不止於此, 下面就為大家詳細的講述一下紅大戟的功效。

【英文名】 RADIX KNOXIAE

【別名】 紅牙大戟、紅牙戟、紫大戟、廣大戟、南大戟、將軍草、野黃蘿蔔

【來源】 本品為茜草科植物 紅大戟 Knoxia valerianoides Thorel et Pitard 的乾燥 塊莖 。 秋、冬二季採挖, 除去鬚根, 洗淨, 置沸水中略燙, 乾燥。

【性狀】 本品略呈紡錘形, 偶有分枝, 稍彎曲, 長3~10cm, 直徑0.6~1.2cm。 表面紅褐色或紅棕色, 粗糙, 有扭曲的縱皺紋。 上端常有細小的莖痕。 質堅實, 斷面皮部紅褐色, 木部棕黃色。 無臭, 味甘、微辛。

【鑒別】 (1) 本品橫切面:木栓細胞數列。

韌皮部寬廣。 形成層成環。 木質部導管束斷續徑向排列, 近形成層處者由數列導管組成, 漸向內呈單列或單個散在。 射線較寬。 薄壁組織中散存含草酸鈣針晶束的黏液細胞及含紅棕色物的分泌細胞。

【炮製】 醋大戟 :將原藥材揀淨, 加醋浸拌, 放鍋內煮至醋被吸盡, 取出切段, 曬乾即可(每100斤藥材用醋30~50斤)。

【性味】 苦, 寒;有小毒。

【歸經】 歸肺、脾、腎經。

【功能主治】 瀉水逐飲, 功毒消腫散結。 用於胸腹積水, 二便不利, 癰腫瘡毒, 瘰鬁痰核。

【用法用量】 1.5~3g。

【貯藏】 置陰涼乾燥處。

【摘錄】 《中國藥典》

【出處】 紅大戟藥用始載於近代藥學著作《藥物出產辨》, 名紅芽大戟。 據考, 紅芽大戟之"芽"應為"牙", 為誤用大戟科京大戟的別稱, 因而兩者常有混用。 現已明確, 古代本草記載和方書應用的大戟均為大戟科京大戟,

兩者功效有所不同, 宜予區別。 參見"大戟"條。

紅大戟的功效與作用多種多樣, 我們應該根據體質症狀的不同來選擇合適的食用方法等。 在生活中, 我們可以在有空的時候多瞭解一些這方面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