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中風的表現

中風是直接損害患者的神經系統的, 對語言和肢體的運作會有一定的影響。 中風在早期的時候會有一些不明顯的癥狀, 如果可以了解這些癥狀的話, 對于治療的效果是有很好的幫助作用的, 及時的治療就是中風需要的。 如果大家可以多學習一些關于中風的表現, 對于預防是有幫助的。

中風比較常見的表現, 就是會頻繁的打哈欠或者是會出現口吃的情況, 這些都是中風前期的癥狀, 如果可以及時的發現這些癥狀的話, 就可以對這個疾病進行及時的治療了。

病前信號

哈欠連綿:當腦動脈硬化逐漸加重, 管腔愈來愈窄, 腦缺血缺氧加重, 特別是呼吸中樞缺氧時, 會引起哈欠反射。 多在缺血性中風發作前5至10天內, 頻頻打哈欠者可達80%左右, 是重要的報警信號。

口吃:流涎癥狀是說話不利索、流口水, 有中風跡象, 可能會突然發病。

一過黑蒙:即突然出現眼前發黑,

看不見東西, 數秒鐘或數分鐘即恢復, 還伴有惡心、嘔吐、頭暈及意識障礙。 挪威醫生科蒂在18例一過性黑蒙的病人中, 發現11例有頸動脈粥樣硬化病變。

視物模糊:即表現為短暫性視力障礙或視野缺損, 多在1小時內自行恢復。 科蒂對出現短暫視力障礙的10例病人進行了眼底檢查和腦血流量測定, 發現其中有3例視網膜中心動脈閉塞, 7例為視網膜分支動脈閉塞。

剃刀落地:是指自己持刀刮胡子時, 頭轉向一側, 突然感覺手臂無力, 剃刀落地, 1至2分鐘后完全恢復。 這是由于轉頭扭頸時, 引起已經硬化的頸動脈扭曲, 加重了狹窄, 導致了顱腦供血不足所致。

偏側麻癱:即短暫性腦缺血發作, 嚴格說來, 這已是最輕型中風。

據追訪觀察,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后3至5年, 約有半數以上的人發生缺血性中風。

凡出現以上征兆之一者, 都應及早檢查, 明確診斷后, 進行系統治療, 才有可能避免中風的發生。

病癥癥狀

1、頭痛:無論是腦出血或腦梗死, 頭痛非常常見, 亦是一個重要的腦中風癥狀和信號。

2、嘔吐:一般是伴隨頭痛一起出現的, 也非常常見, 其特點是多為噴射狀嘔吐。 如遇有嘔吐咖啡色(醬油樣或棕黑色)液體, 表示病情非常為重。

3、眩暈:眩暈還多伴有嘔吐或耳鳴, 是腦中風的癥狀中比較常見的。

4、一側肢體和面部的感覺異常。

5、口角流涎(流口水):出現口角斜、流口水或食物從口角流出的現象, 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6、突發的視感障礙:表現為看不見左或右的物體或視覺缺損,

也可以表現為一過性的眼前發黑或眼前突然飛過一只蚊子的感覺。

7、突發的言語不清和吞咽嗆咳癥狀:表現為病人說話不清, 吐詞困難, 喝水或吞咽時嗆咳。

8、意識障礙:變現為神志模糊不清、呼吸不應、打呼嚕, 嚴重的可出現深度昏迷。

這篇文章和大家介紹了關于中風的表現的資料, 希望大家看完之后對于中風的癥狀會了解得會比較多。 中風在早期出現的癥狀就是給大家的一個信號, 如果大家可以及時的抓住這個信號的話, 對治療就會有很大的幫助, 疾病就是要向淺中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