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熱議

跳出紅眼病防治的三大誤區

“紅眼病”的來襲引起人們高度警惕。 然而過激的防範和對紅眼病認識的不夠, 常令不少聞“紅眼”色變的人意外“中招”。 就如何防治紅眼病的問題, 專家表示, 紅眼病的防治不難, 人們一旦發現患上紅眼病, 就必須馬上到醫院就診, 明確病因, 並進行針對性治療外。

還需小心警惕常見3大誤區

誤區一:紅眼病一定要洗眼

不少病人自行用各種茶水洗眼, 到醫院也堅持要醫生給其清洗眼睛。 其實洗眼對病情好轉並沒有好處, 還容易造成感染發生, 除非合併假膜的患者才需要進行清洗。

誤區二:紅眼病是因為看了紅眼病人的眼睛才得

“我就不小心看了他一眼!”在日常生活中, 常聽到有人在得了紅眼病後抱怨。 其實看紅眼病人的眼睛而得病這種說法是毫無科學依據的。 專家表示, 紅眼病主要通過接觸傳染, 光看不接觸是不會被傳染的。 但直接接觸病人眼睛或上呼吸道的分泌物、受污染的手指、毛巾、衣服和其他物品或水源, 或者與病患共用眼部化妝用品、外用眼科藥物、電腦;在受污染的水源裡游泳等卻極容易染病。

因此專家建議, 防治紅眼病, 人們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用眼衛生, 勤洗手, 不與他人共用臉盆、毛巾;外出入公共場所如商場、泳池、公車和學校等接觸身外的事物後千萬不要用手揉眼睛;身邊患病病人所用的臉盆、毛巾、手帕等要煮沸消毒(不煮的用具可以在太陽底下暴曬),

並分開放置。

誤區三:得過紅眼病就不會再復發了

一些人以為紅眼病像麻疹一樣, 患過一次後就不會再患上, 其實不然。 紅眼病治癒後只能獲得短時間的免疫力, 並不能保證不會再次感染上。 而且紅眼病具有很強的傳染性, 如人們在生活中不注意用眼衛生, 導致細菌病毒感染, 或是病好了又接觸到一個患病的人, 紅眼病重新復發也是常有的事。 要想徹底的防治紅眼病“偷襲”, 只有抓住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提高身體抵抗力和注意個人眼手衛生, 才能更好地防住紅眼病。

紅眼病人的護理

不能單純依靠藥物治療, 細心護理十分重要。

1、初期冷敷。 急性結膜炎初期時眼部宜作冷敷,

有助於消腫退紅。 相反, 熱敷會使眼球充血、出血加重, 炎症可能擴散引起併發症。

2、避光避熱。 為減輕不適, 要避免光和熱的刺激, 少用眼。 也不要勉強看書或看電視, 出門時可戴太陽鏡, 避免陽光、風、塵等刺激。

3、保持眼部清潔。 經常保持眼部清潔, 細心地用生理鹽水或3%的硼酸液洗眼或眼浴, 再滴入眼藥才能充分發揮其藥效。

4、防繼發感染。 用抗生素眼藥, 雖然抗生素對病毒性結膜炎無療效, 但有預防細菌感染的作用。 常用的有0.25%氯黴素眼藥水和紅黴素或四環素眼藥膏。 不論眼藥水還是眼藥膏均應專人專用, 以免交叉感染。

紅眼病不僅影響你美麗的電眼, 更是影響了眼部健康, 防治紅眼病我們一定要做好以上幾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