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怎樣才能查出尿毒癥呢

尿毒癥不是單一的疾病,是由其他的腎病引起的對腎臟的慢性損害,引起腎臟喪失功能的綜合征, 根據統計,尿毒癥患者人群數量近幾年呈現出一個上升的趨勢,這種疾病給患者的人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帶來很大的影響。 很多人對尿毒癥不瞭解,耽誤了最佳治遼的時機, 導致遺憾終身。 那怎樣才能查出尿毒癥?

1.血常規檢查 尿毒癥時, 血紅蛋白一般在80g/L下, 多數僅有40~60g/L, 為正細胞正色素性貧血, 當患者合併慢性失血、營養不良時, 也可表現為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 白細胞改變較少, 酸中毒和感染時可使白細胞數增高。 血小板數偏低或正常, 但功能降低, 紅細胞沉降率因貧血和低蛋白血症常加快。

2.尿常規檢查 尿毒癥病人的尿改變, 隨原發病不同而有較大的差異。 其共同點是:①尿滲透壓降低, 多數晨尿在450mOsm/kg以下, 比重較低, 多在1.018以下, 嚴重時固定在1.010~1.012之間。

作濃縮稀釋試驗時, 夜尿量大於日尿量, 各次尿比重均不超過1.020, 最高和最低的尿比重差小於0.008。 ②尿量減少, 多在1000ml/天以下, 到晚期肌酐清除率降至1.0~2.0ml/秒以下時, 則可無尿。 ③尿蛋白為+~+++, 晚期因腎小球絕大部分已毀壞, 尿蛋白反而減少。 ④尿沉渣檢查可有為數不等的紅細胞、白細胞、上皮細胞和顆粒管型, 如能發現粗而短、均質性、邊緣有裂口的蠟樣管型, 對診斷有意義。

3.腎功能檢查 在腎功能不全代償期, 腎肌酐清除率雖下降, 但血肌酐不升高;在氮質血症期, 血肌酐雖已升高, 但病人無尿毒癥臨床症狀, 亦無代謝性酸中毒;在尿毒癥期, 當腎肌酐清除率

4.血生化檢查 血漿蛋白降低, 總蛋白量常在60g/L以下, 其中白蛋白的減少常較明顯, 多低於30g/L。

血鈣偏低, 常在2mmol/L左右, 血磷多高於1.7mmol/L。 血鉀、血鈉隨病情而定。

5.其他檢查

(1)X線檢查:尿毒癥病人可作腹部X線平片檢查, 目的是觀察腎臟的大小和形態, 有無泌尿系統內結石。 腹部側位元片可顯示有無動脈粥樣硬化。 嚴重腎功能不全時, 因腎臟排泄造影劑的功能差, 注射造影劑後多不顯影, 故一般不宜作造影檢查。

(2)放射性核素腎圖、腎掃描檢查, 對瞭解兩側腎臟的大小、血流量、分泌和排泄功能, 均有幫助。

(3)腎超聲、CT, 對確定腎的位置、大小、厚度以及腎盂有無積液、結石、腫瘤有幫助。 通常情況下, 尿毒癥患者雙腎萎縮, 皮質變薄。 但糖尿病、狼瘡、血管炎等繼發性病因導致的尿毒癥患者雙腎可以無明顯縮小, 但B超下皮質回聲增強。

腎臟超聲檢查,

具有經濟、方便、無創、快捷等優點, 能判斷腎臟的大小、皮質回聲等, 臨床上得到廣泛應用。

對於尿毒癥這種惡性疾病,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引起重視, 及時的做好疾病的預防措施, 否則我們也極有可能會加入尿毒癥患者的行列。 如果不幸患上了尿毒癥, 也不要著急, 積極的做好治療工作, 還是能夠很快恢復健康的。 平常加強戶外的體育運動, 多呼吸新鮮的空氣, 飲食上避免飲用高蛋白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