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健康

月經量少應該吃什麼藥調理?

月經量少是困擾很多女性的問題, 而引起月經量少的原因有很多種, 一般情況下可能是由於身體有濕熱導致血液不流暢, 使經血減少, 身體有腎虛, 或者是血瘀都會容易引起月經量少, 可以根據不同的症狀來服用藥物, 可以用中藥進行調理, 中藥對身體的副作用較小, 是從身體內部開始調理, 平時在生理期間可以多喝一些紅糖水, 紅糖水有活血化瘀的功效, 可以緩解月經量少的症狀, 也要注意腹部保暖。

月經量少吃什麼藥

月經量少的病因有虛有實, 虛者多因體質虛弱, 或房事過度傷及腎臟, 而使經量減少;實者多由瘀血內停, 或痰濕壅滯導致血行不暢, 經血減少。 中醫認為, 根據病因將月經量少分為血虛、血瘀、腎虛、痰濕四種分型。 月經量少吃什麼藥?針對這不同分型, 可以服用以下中藥。

1、血虛型

症見:經來量少色淡, 或點滴即淨, 小腹空痛,

頭暈眼花, 心悸怔忡, 面色萎黃, 舌淡苔薄, 脈細弱。

治法:養血和營調經。

方藥:八珍東加味。

組成:黨參12克, 黃芪12克, 茯苓12克, 炒白術10克, 大白芍12克, 當歸9克, 川芎6克, 熟地12克。

2、腎虛

症見:月經量少, 色鮮紅或淡紅, 腰膝酸軟, 足跟痛, 或頭暈耳鳴, 舌淡少津, 脈沉細。

治法:補腎養血調經。

方藥:歸腎丸加減。

組成:菟絲子12克, 杜仲10克, 枸杞子12克, 山茱萸9克, 當歸9克, 熟地10克, 淮山藥12克, 白茯苓10克。

3、血瘀

症見:經來量少, 色紫黑有塊, 小腹脹痛拒按, 血塊排出後疼痛減輕, 舌質紫暗, 或有瘀點, 脈弦或澀。

治法:活血化瘀調經。

方藥:桃紅四物東加減。

組成:桃仁9克, 紅花6克, 當歸10克, 川芎6克, 赤芍9克, 生地9克。

4、痰濕

症見:經血量少, 色淡紅, 質黏稠或夾雜黏液, 形體肥胖, 胸脘滿悶, 倦怠乏力。 舌體胖大, 邊有齒痕, 苔白膩, 脈弦滑。

治法:臊濕豁痰通絡。

方藥:蒼附導痰丸。

組成:白茯苓12克, 法半夏10克, 陳皮6克, 炙甘草3克, 蒼術9克, 香附9克, 膽南星10克, 枳殼9克, 生薑6克, 六神曲9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