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腳氣病的症狀

文章導讀

腳氣, 想必大部分人都知道, 也有不少人曾經或者現在患有腳氣。 有腳氣的人一般都很苦惱, 因為患有腳氣的時候腳部聞起來有時候會有惡臭, 而且腳部還容易起水泡還有蛻皮。 除此之外, 人們還會因為腳氣還受到家人的指責, 但是腳氣也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治好的。

引起腳氣的原因有很多種, 可能是由於我們經常穿的鞋子不透氣而造成的, 也可能是因為生活環境的影響, 或者是病菌的侵害而造成的。 那麼關於腳氣的症狀都有哪些呢?下面就來詳細介紹一下。

維生素B1(硫胺素)缺乏病又稱腳氣病, 是常見的營養素缺乏病之一。 若以神經系統表現為主稱幹性腳氣病, 以心力衰竭為主則稱濕性腳氣病。 前者表現為上升性對稱性周圍神經炎, 感覺和運動障礙, 肌力下降, 部分病例發生足垂症及趾垂症, 行走時呈跨閾步態等。 後者表現為軟弱、疲勞、心悸、氣急等。

早期診斷、及時預防和治療是改善預後的關鍵。

維生素B1缺乏本病的病因, 常見於:①長期食用精白米或米飯洗蒸不當者;②慢性胃腸炎吸收不良者;③長期營養缺乏者;④慢性消耗性疾病者;⑤慢性酒精中毒者。

腳氣的症狀通常有下面幾種:

1.幹性腳氣病

表現為上升性對稱性周圍神經炎, 感覺和運動障礙, 肌力下降, 肌肉酸痛以腓腸肌為重, 部分病例發生足垂症及趾垂症, 行走時呈跨閾步態。 腦神經中迷走神經受損最為嚴重, 其次為視神經、動眼神經等。 重症病例可見出血性上部腦灰質炎綜合征或腦性腳氣病, 表現為眼球震顫、健忘、定向障礙、共濟失調、意識障礙和昏迷。 還可與Korsakoff綜合征並存, 有嚴重的記憶和定向功能障礙。

2.濕性腳氣病

表現為軟弱、疲勞、心悸、氣急。 因右心衰竭病人出現厭食、噁心、嘔吐、尿少及周圍性水腫。 體檢陽性體征多為體循環靜脈壓高的表現。 脈率快速但很少超過120次/分鐘, 血壓低, 但脈壓差增大, 周圍動脈可聞及槍擊音。 叩診心臟相對濁音界可以正常, 或輕至重度擴大。 心尖部S3奔馬律, 心前區收縮中期雜音, 兩肺底濕囉音, 可查見肝大、胸腔積液、腹腔積液和心包積液體征。

3.急性暴發性心臟血管型腳氣病

表現為急性迴圈衰竭, 氣促煩躁, 血壓下降, 嚴重的周圍型發紺, 心率快速, 心臟擴大明顯, 頸靜脈怒張。 病人可在數小時或數天內死於急性心力衰竭。

在患有腳氣的時候, 我們除了進行藥物的治療之外,

開可以通過食物加強對維生素B1的攝取, 只有維生素B1充足了, 我們的腳氣才能得到實質性的改善, 光靠吃藥只能維持腳氣不復發, 不能從本質上治好腳氣。 除了飲食上的攝取, 有條件的還可以進行口服維生素B1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