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姜附湯的功效與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會看到不少人使用中藥方劑治療一些疾病, 那麼這種做法的療效如何呢?答案毋庸置疑。 傳統中醫中藥已存在幾千年的歷史, 足以驗證它的正確性。 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一種中藥方劑姜附湯。

【處方】 附子(炮.三錢) 乾薑(炮.五錢)

【功能主治】 治中寒, 四肢厥冷強直, 失音, 口噤吐沫。

【用法用量】 上作一服, 水二鐘, 煎至八分, 不拘時服。

【摘錄】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處方】 乾薑一兩, 附子(生.去皮.臍.細切)一枚。

【炮製】 右合勻。

【功能主治】 治傷寒已經轉下, 又曾發汗, 內外俱虛, 邪氣未解, 表證不見, 身無大熱, 晝日煩躁,

不得眠睡, 夜即安靜, 不嘔不渴, 脈候沉微者, 宜服之。

【用法用量】 每服三錢, 水一盞半, 煎至一盞, 去滓, 溫服, 食前。

【摘錄】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處方】 乾薑(炮)附子(炮, 去皮、臍)甘草(炙)各等分

【制法】 上哎咀。

【功能主治】 治五臟中寒, 口噤, 四肢僵直, 失音不語, 或卒然暈悶, 手足厥冷。

【用法用量】 每服12克, 用水225毫升, 加生薑5片, 煎至160毫升。 去滓, 空腹時溫服。

【摘錄】 《重訂嚴氏濟生方》

【處方】 白豆蔻半兩(去殼), 附子1個(7錢, 炮), 縮砂仁3錢, 白薑1兩(炮), 甘草半兩。

【功能主治】 脾虛腹脹, 嘔吐痰飲, 食不進, 或發寒熱。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 每服3錢, 水1盞半, 煎8分, 空心服。

【摘錄】 《朱氏集驗方》卷四

【處方】 生薑8兩, 附子4兩(生用, 4破)。

【功能主治】 痰冷癖氣, 胸滿短氣, 嘔沫頭痛, 飲食不消化;亦主卒風。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

以水8升, 煮取3升, 分4服。

【各家論述】 《千金方衍義》:薑汁、附子二味, 辟冷癖, 其力倍專, 乃乾薑附子湯之變法。 彼取溫中, 故用乾薑, 此取滌痰, 故用薑汁, 兩不移易之定法。

【摘錄】 《千金》卷十八

【處方】 乾薑3兩, 附子3分, 甘草1兩。

【功能主治】 陰寒暴下;中寒口噤, 四肢強直厥冷, 語音不出。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 每服5錢, 水2盞, 煎至1盞, 去滓溫服。

【摘錄】 《普濟方》卷二○九引《指南方》

【處方】 乾薑(炮)1兩, 附子(炮裂, 去皮臍)1兩, 甘草(炙)1兩, 桂(去粗皮)1兩, 當歸(酒浸, 切, 焙)1兩, 白術1兩, 細辛(去苗葉)1兩, 杏仁(去皮尖雙仁, 炒, 研)1兩, 麥門冬(去心, 焙)2兩。

【制法】 上銼, 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 中風, 失音不語。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 水1盞, 煎至7分, 去滓溫服。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七

【處方】 黑附子(生, 去皮臍)。

【功能主治】 瘴毒陰候,

發熱或寒, 煩躁, 手足冷, 鼻尖涼, 身體疼重, 舌上苔生, 引飲煩渴, 或自利嘔逆, 或汗出惡風。

【用法用量】 每個分作4份, 每份用水1盞半, 入炮黃耆、乾薑2錢, 切作片子同煎至8分1盞, 去滓溫服, 不拘時候。 滓再煎。

【摘錄】 《普濟方》卷一九九引《廣南衛生方》

【處方】 生薑半兩, 艾葉半兩, 附子(炮裂去皮臍)3分, 枳殼(去瓤, 麩炒)3分, 生地黃1兩半。

【制法】 上銼, 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 脈痔有蟲, 時或癢痛, 血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 水1盞半, 煎至1盞, 去滓, 早、晚食前溫服。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一四二

【處方】 乾薑5錢, 熟附子3錢。

【功能主治】 中寒口噤, 四肢強直, 失音不語, 忽然暈倒, 口吐涎沫, 狀如暗風, 手足厥冷, 或複煩躁;兼陰症傷寒, 大便利而發熱;及中脘虛寒, 久積痰水, 心腹冷痛,

霍亂轉筋, 四肢厥逆。

【用法用量】 水2鐘, 煎8分, 作2次服。 或慮此方太燥, 即以附子理中湯相繼服。

【摘錄】 《赤水玄珠》卷二

【處方】 白附子2錢, 老生薑2錢(切細)。

【功能主治】 痘正出時, 調護不慎而為風邪所襲, 眼直視, 牙關緊者。

【用法用量】 濃煎, 灌下1-2酒杯。 出微汗即愈。

【摘錄】 《痘疹活幼至寶》卷終

【處方】 白術1兩, 茯苓5錢, 附子1錢, 人參5錢, 甘草1錢, 乾薑1錢。

【功能主治】 冬月傷寒, 4-5日後, 腹痛, 小便不利, 手足沉重而疼, 或咳, 或嘔。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錄】 《辨證錄》卷一

【處方】 杜仲、乾薑(炮)、附子(炮)。

【功能主治】 腰臍寒痛, 腰間如冰, 得熱則減, 得寒則增, 脈必緊。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錄】 《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七

【處方】 白術(淨炒)3錢, 附子(制)3錢, 乾薑(炒)1錢5分, 良姜1錢, 炙草1錢。

【功能主治】 暴瀉不止, 或大汗大喘,

手足厥冷, 氣少不欲言語。

【用法用量】 水煎, 候溫急服。

【摘錄】 《不知醫必要》卷三

【別名】 參術姜附湯

【處方】 人參1兩, 附子(炮, 去皮臍)1兩, 乾薑(炮)5錢, 白術5錢。

【功能主治】 瘡瘍, 真氣虧損, 或誤行汗下, 或膿血出多, 失於補托, 以至上氣喘急, 自汗盜汗, 氣短頭暈。

【用法用量】 參術姜附湯(《景嶽全書》卷六十四)。

【摘錄】 《外科樞要》卷四

【處方】 附子(炮裂, 去皮臍)1兩, 乾薑(炮)3分, 葛根3分, 甘草(銼, 炙)3分, 桂(去粗皮)3分, 芍藥半兩, 麻黃(去根節, 先煮, 掠去沫, 焙)1兩半。

【制法】 上銼, 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 傷寒巨陽中風, 項背強, 嗇嗇惡寒, 汗不出。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 水1盞, 入大棗2枚(去核), 同煎至7分, 去滓食前溫服, 取汗, 未汗再服。

【摘錄】 《聖濟總錄》卷二十二

有關姜附湯的功效的問題就講解到這裡,

希望對您有幫助。 雖然姜附湯的價值非常高, 但是我們在食用的時候也要注意用量, 一定要謹慎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