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孕婦尿失禁怎么辦

如果說到尿失禁, 很多人都回想到老人和孩子。 其實, 還有一類人是尿失禁的主要人群, 那就是孕婦。 大家都知道孕婦是一個特殊人群, 懷孕之后會有很多意向不到的事情, 例如嘔吐, 腰酸、水腫等等, 所以出現尿失禁也是比較正常的。 那么, 孕婦的尿失禁是怎么發生的呢?

女性在懷孕之后, 子宮會增大, 之后會壓迫膀胱, 一些孕婦因為盆底肌弱, 就容易出現尿失禁的狀況。 因此, 尿失禁是孕婦需要重視的事情。 孕婦尿失禁該怎么辦呢?一起來了解下吧。

一般情況下, 孕期進入妊娠24~32周, 因子宮增大, 壓迫膀胱, 易引起尿失禁。 盆底肌本來就弱的人更易發病, 但大多數女性在產后, 隨著膀胱所受壓迫的消失, 便會自然地得到改善。 尿失禁是一種非常令人尷尬的癥狀, 難以說出口。 因此, 從惡化到治療可能頗費時間。 出于預防目的, 最好從孕期就認真做盆底肌運動。

產后也應盡量早點開始, 這樣比較見效。 盆底肌體操非常簡單, 在許多場合都可以進行。 首先臀部肌肉用力, 收縮肛門, 堅持數到10后, 由口緩緩吐氣, 放松。 呼吸一下后, 反復進行。 10次為一組, 1天最少做5組才會有效果。 當然這5組不必連續做, 可分為數次進行。 產后腰痛身體完全恢復前, 抱孩子要小心

臨近分娩, 體內會分泌一種荷爾蒙, 以使骨盆松弛, 方便胎兒順利娩出。 但是這些荷爾蒙在使骨盆松弛的同時, 也使身體的其他關節松散起來, 因而易引起腰痛。 另外, 隨著胎兒的生長、體重增加的同時, 孕婦容易采取不自然的姿勢, 從而造成脊椎彎曲等, 引發腰痛。 雖說妊娠帶來的癥狀產后大多會得到改善, 但也有長期不愈, 最終惡化的例子。

因分娩骨盆內發生錯位或腰痛未愈而抱孩子, 會給脊椎增加額外的負擔, 從而使腰痛惡化。 因此, 產后在身體未徹底康復之前, 不宜拿重物。 抱嬰兒時, 應采取正確的姿勢。 腰痛嚴重時, 應盡早到醫院診治。

這里需要提醒的是, 孕婦出現尿失禁后, 如果連續幾次的話, 最好是到醫院接受醫生的治療。 此外, 孕婦是一個特殊人群, 所以需要特殊的對待, 除了飲食和運動是必備的功課外, 孕婦還需要了解孕期知識, 以幫助積極調整心態, 因為好心態, 對于孩子的健康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