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中西藥能同服嗎 這8類中藥肯定不行

我們都知道, 有些疾病是需要中西醫結合治療的, 但是我們也要知道, 有些中藥和西藥是不能同時服用的, 下面我們來看看, 到底是哪些中西藥不能同時服用?

1.含金屬離子的中藥與某些抗生素不能同用

石膏、珍珠母、磁石等中藥含金屬離子以及含有此類藥物的中成藥不能與卡那黴素、新黴素等聯合應用, 否則會在胃腸道形成不溶性鹽類和絡合物而失效。 如必須聯用, 其相隔時間以3-4小時為宜。

2.含鈣的中藥與氨基糖苷類抗生素不能同用

慶大黴素、妥布黴素、奈替米星等氨基糖苷類抗生素能與鈣離子結合, 若與含鈣中藥聯用, 會增加氨基糖苷類藥物的神經毒性。 含鈣中藥有龍骨、牡蠣、海螵蛸、鹿角、枸杞等。

3.含有機酸的中藥與碳酸氫鈉(小蘇打)不能同用

確切地說, 是含有機酸的中藥如烏梅、五味子、金櫻子、山茱萸等, 以及由它們參與配伍製成的中成藥,

不能與磺胺藥和小蘇打同服。 因為服磺胺藥需同時服用小蘇打鹼化尿液, 以防止磺胺藥代謝產物在尿中析出沉澱形成尿道結石, 而有機酸可以對抗小蘇打鹼化尿液的作用, 從而增加磺胺藥對腎臟的毒性。

4.茵陳與氯黴素不能同用

茵陳是膽囊炎、膽管炎、膽石症及肝病患者的常用中藥, 但它對氯黴素的抗菌效應有拮抗作用, 可降低甚至抵消氯黴素的療效。 因此, 這兩者不要同用。

5.含鞣質的中藥與酶類西藥不能同用

胃蛋白酶、胰酶、澱粉酶等酶類西藥可以促進消化液的分泌, 加強胃腸道活動, 增進食欲。 地榆、石榴皮、五倍子、老鸛草及其製劑中的鞣質, 可與酶類藥物的醯胺鍵或肽鍵結合, 形成牢固的氫鍵絡合物, 使酶降低療效或失效。

6.含砷的中藥與酶類西藥不能同用

硫磺、雄黃及其製劑中的砷, 可以與酶的氨基酸分子結構上的酸性基形成不溶性沉澱, 從而抑制酶的活性, 降低酶的生物利用度, 減低療效。

7.大黃及煆炭類中藥與酶類西藥不能同用

大黃、血餘炭、荷葉炭、地榆炭、煆蛤殼、煆瓦楞子等,

能吸附酶類, 削弱其促進消化的作用。

8.甘草、鹿茸與降血糖西藥不能同用

甘草的分子結構與糖皮質激素相似, 因而有類似的作用, 鹿茸也有同樣作用。 糖皮質激素可增加肝糖原, 升高血糖, 與甲苯磺丁脲、苯乙雙胍(降糖靈)等等降血糖藥物在藥理作用上是相對抗的。 所以, 合用甘草、鹿茸, 會降低這些降血糖藥物的療效。

中西藥同服風險大

有些人認為中藥無毒副作用, 當成保健品長期服用, 還有些人治療期間會同時服用中藥和西藥。 實際上中藥成分複雜, 並非無毒副作用, 如與其他藥物合用, 可能與其他藥物發生相互作用, 不僅影響藥效, 還可能出現其他問題。

如中藥中麻黃, 性溫, 味辛、微苦, 有發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腫的功效, 可治療風寒感冒、胸悶喘咳風水浮腫、支氣管哮喘等病症。 而西藥氨茶鹼可鬆弛支氣管平滑肌, 也常用於支氣管哮喘等症。 部分患者認為兩種藥都適用於支氣管哮喘, 可以同服, 實際上麻黃忌與氨茶鹼同服。

二者同服不僅藥效減低, 且能使毒性增加1~3倍, 引起噁心、嘔吐、心動過速、頭痛、頭暈、震顫等。

而且如今部分複方中成藥含有西藥成分, 一旦和含有相同成分的西藥同服, 可能造成過量, 出現嚴重不良反應。 比如治療感冒的維C銀翹片;用於高血壓的珍菊降壓片, 用於糖尿病的消渴丸等。 以維C銀翹片為例, 它除含金銀花、連翹等中藥外, 還有退熱功效的對乙醯氨基酚等西藥成分, 因此用藥前應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

建議患者就醫時將服用的所有中藥與西藥列出, 在醫生指導下選擇藥物治療, 若因病情確實需同用時, 一般建議, 兩種藥物間隔30~60分鐘, 遵醫囑用藥。

上一篇:壓力太大也會致口臭 如何測試是否有口臭 下一篇:沒有了 標籤閱讀:藥效西藥中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