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研究稱白米白麵竟與肺癌風險相關,真的假的?!

近日, 美國德克薩斯州立大學安德森癌症中心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 常吃白米飯、白麵包等升糖指數(簡稱GI)高的食物, 患肺癌風險可提高49%。

在被媒體報導“符合世界衛生組織垃圾食品標準”後, 以白米飯為代表的精米白麵再次被推上黑榜。

白米白麵真有這麼可怕嗎?《生命時報》邀請國內權威專家對此進行解讀。

受訪專家:

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 李文慧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內科主任醫師 李峻嶺

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衛生所主任醫師 徐 筠

食品與資訊交流中心營養專家 阮光鋒

白米白麵竟與肺癌風險相關?!

該報告發表在美國學術期刊《癌症流行病學、生物標記與預防》上, 被稱為有史以來分析升糖指數(GI)與肺癌潛在關係的最大規模研究。

研究人員將1905名新近確診為肺癌的病人, 與2413名健康人士作比較分析, 結果發現, 每日攝入最高升糖指數食物的人, 患肺癌的風險比最低者高49%。

研究甚至發現, 平時不抽煙的人如果吃太多高升糖指數食物, 他們患肺癌的風險將比吸煙者還高。 安德森癌症中心教授斯蒂芬妮·梅爾克尼安是該研究的第一作者, 她分析稱:“日常飲食攝入大量高升糖指數食物, 會導致血糖和胰島素濃度升高, 從而擾亂胰島素樣生長因數(IGFs)的平衡。

之前已有研究顯示,

人體內IGFs含量的增加, 與肺癌患病率升高有關。 ”但研究人員也表示, 該研究受試者都是拉丁裔白人, 人種較單一, 接下來他們會在研究中加入其他族裔人群, 讓研究更具代表性。

在上述研究之前, 人們對白米、白麵等高碳水化合物食物的“聲討”之聲就已存在。 2014年, 一篇稱白米飯是垃圾食品的帖子在網上引起轟動, 理由是白米飯符合世界衛生組織對垃圾食品的定義:高糖、高熱量、低蛋白質、低維生素、低礦物質、低纖維。

在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公佈的“健康飲食金字塔”中, 白米飯與紅肉、加工肉類、牛油、含糖飲料、鹽等不健康食物並列位居塔尖。

而此次研究一發表, 就有媒體使用“吃白米飯等同吸煙”的標題, 還有人將該研究簡單解讀為“吃白米飯致癌”。

“吃白米飯等同吸煙”太誇張

我們先瞭解一下升糖指數。 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進入人體後, 經過消化分解成單糖, 然後進入血液迴圈, 進而影響血糖水準。

由於食物的消化速度不同, 吸收程度各異, 糖進入血液的速度有快有慢, 因此就有了食物“血糖生成指數”的概念, 用於衡量食物對血糖濃度影響的程度。

簡單說, 吃後血糖馬上升高的, 就是高升糖指數食物, 上升比較慢的就是低升糖指數食物。 常見的高升糖指數食物有白米飯、白麵包、玉米片、爆米花、土豆、南瓜、蘇打餅乾等;而綠葉蔬菜、全麥麵包、糙米飯、燕麥、紅薯、玉米、山藥、豆類等則屬於低升糖指數食物。

過去, 飲食不當會引發肥胖、高血糖為人所熟知,

但此次研究表明, 精米精面等高升糖指數飲食還會威脅肺部健康。

作為肺癌領域專家李峻嶺主任對《生命時報》記者表示, 他第一次聽說高升糖指數飲食與肺癌的相關性如此之大。 “我認為, 上述研究還需要更多臨床觀察, 尚不能成為定論。 ”李峻嶺說, 目前世界公認的致肺癌主因有吸煙, 裝修、做飯引起的室內空氣污染, 霧霾等環境污染, 肺部慢性炎症, 以及過勞、職業接觸、遺傳因素等。

營養專家阮光鋒也發文表示, 說白米飯導致肺癌是對研究論文的曲解, 說白米飯的危害等同於抽煙“實在誇大了米飯的危害”, 經常吃很多白米飯與肺癌患病率可能存在統計學上的相關性, 但並不意味著吃白米飯就是患肺癌的直接原因,

也不意味著吃白米飯就一定會得肺癌, 所以不用太擔心。

李文慧主任對記者分析, 該研究中受測試物件的運動習慣、遺傳因素等其他指標是否完全匹配, 也可能影響資料結果。

另一方面, 日常吃較多精白米麵的人群, 可能同時存在吃肉較多、運動較少等不良飲食和生活習慣, 這些因素也可能導致患癌風險升高。 “該研究可以說明我們需要關注高升糖指數飲食對健康的影響, 但與肺癌的關係還需進一步驗證。 ”

吃主食要粗細搭配

精白米麵等精細加工食物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 它們為人體提供必要能量, 保證頭腦清醒、身體有力。 正常範圍內的血糖升高是正常工作、學習所必需。 對於精白米麵, 更重要的是注意吃的方式,

並控制好總攝入量。

1 粗細搭配是關鍵

五穀養生是中國飲食文化的精髓之一, 我國經典中醫著作《黃帝內經》中就有“五穀為養”的說法。 但近年來, 這個好習慣卻被丟掉了。 李文慧說, 在對食物進行精細加工的過程中, 種子皮和殼中的B族維生素等會流失, 膳食纖維被破壞, 導致升糖指數進一步升高。 所以, 應適量少吃過於精細的白米白麵, 多吃全麥面、糙米。 吃精白米麵時, 最好與小米、玉米、蕎麥、高粱等粗雜糧搭配, 降低升糖指數。

徐筠說,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 6歲以上每天食用穀類食物250~400克, 種類要多樣化, 麵粉、大米各占30%~40%, 粗雜糧占20%~30%, 一頓白米飯最多不超過自己拳頭大小的兩倍。

2 增加膳食纖維攝入

增加膳食纖維攝入。 李文慧說,含膳食纖維較多的食物能量較低,可以降低升糖水平,對腸道健康也有好處,能為人體構建天然防禦牆。所以在吃精米白麵的同時,應該多吃膳食纖維豐富的食物,比如綠葉蔬菜、雜豆、薯類等。可以在蒸飯或熬粥時加入紅豆、綠豆、花生等,還可以熬蔬菜粥,或在米飯中加入胡蘿蔔、豌豆等,不但能避免血糖升高過快,營養也更豐富。

3 減少油脂攝入

減少油脂攝入。食物中油脂含量較高,會加快腸道消化吸收速度,從而導致身體對糖的利用率下降,升糖水平提高。所以,在吃精米白麵同,要儘量減少油脂攝入,避免煎炒烹炸等。▲(生命時報記者 李洋) 李文慧說,含膳食纖維較多的食物能量較低,可以降低升糖水平,對腸道健康也有好處,能為人體構建天然防禦牆。所以在吃精米白麵的同時,應該多吃膳食纖維豐富的食物,比如綠葉蔬菜、雜豆、薯類等。可以在蒸飯或熬粥時加入紅豆、綠豆、花生等,還可以熬蔬菜粥,或在米飯中加入胡蘿蔔、豌豆等,不但能避免血糖升高過快,營養也更豐富。

3 減少油脂攝入

減少油脂攝入。食物中油脂含量較高,會加快腸道消化吸收速度,從而導致身體對糖的利用率下降,升糖水平提高。所以,在吃精米白麵同,要儘量減少油脂攝入,避免煎炒烹炸等。▲(生命時報記者 李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