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這小洞分泌物的量竟決定脾腎的健康

口水即是由口腔周圍的唾液腺所分泌的唾液, 它具有潤滑口腔粘膜、溶解食物和便於吞咽的作用, 其中還含有澱粉酶和溶菌酶, 能幫助消化和具有殺菌作用。 因此唾液是人體自身分泌的一種生理物質。 唾液被人麼稱為“金津玉液”說的就是唾液具有“氣是續命芝, 津是延年藥”之效, 被人稱為返老還童激素。

新浪中醫 脾腎健康與否看唾液分泌量

“唾, 也就是唾沫, 是從舌根分泌出來的。 唾沫是人為吐出來的, 而液又叫‘涎’, 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口水。 ”王宇飛表示, 唾液往往是人不自主地流出來的, 也就是民間常說的“流哈喇子”。

唾液中含有的碳酸鹽、磷酸鹽和蛋白質, 對牙齒能帶來化學的保護作用;其中含有的澱粉酶能夠幫助消化;成分能對抗細菌;能清潔口腔;通過檢測唾液可驗出癌、愛滋病。 一般體質強健的人, 唾液分泌比較充盈旺盛。 年老體弱者唾液分泌不足,

常出現口乾舌燥、皮膚乾燥、體力日衰、耳鳴重聽、面部失去光澤、大便秘結等情形, 運用吞口水養生法, 可重拾青春, 抗衰延老。

唾液多常是脾腎虛

唾液量很多, 大多和脾虛、腎虛有關。 《內經》中明確指出, “五臟化液, 心為汗, 肺為涕, 肝為淚, 脾為涎,

腎為唾。 ”也就是說, 出汗異常可以從心臟上找問題, 鼻涕多了要看肺有沒有問題, 眼淚不正常了要從肝上找根源, 相應的, 口水和唾沫異常就是脾和腎的問題了。

雖然“唾”和“液”分別出自脾和腎, 但脾腎往往互相影響, 腎起統領作用, 所以唾沫和口水經常同時出現。

“唾多、黏稠, 而且口中發苦, 往往是脾熱的表現, 這時候一定不能吃辛辣的食物, 牛、羊肉也儘量少吃, 可以吃一些清脾熱的藥, 像梔子和連翹等。 ”口水多, 伴有鹹味兒的話, 就是腎虛的徵兆。

唾液少因為“內火”大

口水過少, 說明津液不足, 是內燥的表現。 口水流失, 津液不足, 導致脾胃難以運化食物, 易消瘦。 消瘦又導致脾失健運, 腎虛而不足, 津液稀少。

睡覺流口水胃上火

主要原因是吃了太多的辛辣食物, 導致脾胃上火而致。 禁忌辛辣食物, 同時不要吃太飽, 尤其是晚上, 一定要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