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皮下淤血
痛風是由於尿酸鹽一類的物質沉積而導致的關節炎, 多見於很易肥胖且血壓較高的中年男性。 對於患有痛風的人士來說, 可以採取一定的幫助來緩解疼痛, 大家就可以採取針刺的方式來釋放皮下的淤血。 但是這種方式需要注意一些注意事項, 這樣才可以避免對身體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痛風的針刺放血療法。
【取穴】雙側委中、阿是穴或腫痛關節處最腫脹的周圍。
【操作】放血:風友取舒適體位, 選取阿是穴或腫痛關節處最腫脹的周圍給予皮膚常規消毒, 在每個紅腫關節的皮膚周圍上下尋找暴露淺表的脈絡, 最明顯處用三棱針快速點刺放血6~10滴。 之後雙側委中放血 , 做法是:風友伸直膝關節, 足跟用力著地, 雙手扶於桌上或牆壁, 術者以左手拍膕窩處靜脈讓其充分顯露後嚴格消毒, 右手持三棱針刺於委中穴之顯露靜脈上, 放出血液3~15ml(一般讓血液自行流出至自行停止,
艾條灸:採用迴旋灸。 即患者取坐位或臥位, 點燃艾條, 於皮膚腫脹最明顯或疼痛最明顯處用艾條距施灸。 部位約75px, 均勻地向左右方向移動, 使熱感滲透至裡, 當患者不能耐受熱度時, 暫時移走艾條, 每次灸30分鐘。 每天1次, 5次為1個療程。
西藥:小劑量秋水仙堿0.5mg, 每日2次口服, 共5天。
【體會】痛風屬中醫風濕熱痹範疇。 病機為濕熱瘀阻關節經絡, 氣血不暢。 治當清熱除濕, 通絡止痛。 通過對關節附近穴位的放血, 一方面能明顯減輕腫脹關節的內壓, 促進關節周圍炎症滲出物向外排泄。 另一方面, 可改善關節局部血液迴圈, 促進局部尿酸的吸收。 研究表明, 刺絡療法可促進人體新陳代謝, 刺激骨髓造血功能, 使代謝加快, 並有利於排除血中的有害物質, 阻止炎症過度反應和促進炎症的恢復。 放血還有很好的鎮痛作用。
艾灸治療痛風性關節炎的作用:艾葉中含有多種藥物成分及強烈的揮發物質, 燃燒時藥力可透入體內, 起到溫經通絡、行氣活血、祛濕除寒的效果。 現代科學研究發現, 艾灸可以升高局部溫度, 緩解局部症狀, 能提高機體的免疫、內分泌功能和自主神經功能, 恢復失衡的機體。 艾灸可提高白細胞及淋巴細胞的活動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