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頭發稀黃是腎虧 如何進補

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中醫內科霍艷明主任指出, 通過頭發的變化的確可以了解機體的生理狀況, 探視體內存在的疾病及其發展變化。 但這主要適用于青少年和中年人, 因為這兩類人本來就氣血旺盛, 更容易從頭發表現出異常。

“發為血之余, 血盛則發潤, 血虧則發枯”、“肝藏血”、“腎其華在發”, 霍艷明說, 從這些關于頭發的記載中不難看出, 頭發的生長、脫落、潤澤、枯槁, 多與兩方面有關 一是肝腎足不足, 二是氣血是否虛弱。 其中, 最關鍵的是腎氣。

青壯年就毛發稀疏的人, 多為腎氣虛弱, 最常見的表現就是男性前額脫發或頭頂脫發。

這類人相對更容易疲勞、健忘, 有些則性功能不好。

小孩頭發稀疏萎黃, 且伴有“五遲”現象(即坐、站、行、說話、牙齒發育遲緩), 也說明先天腎氣不足, 而且消化不太好。

頭發枯黃、易斷, 說明氣血不足, 毛發缺乏營養。 這類人通常容易沒精神, 睡眠也較差, 屬于老百姓常說的“身子虛”。

白發多是由于進入中老年后, 肝血不足、腎氣虛衰所致, 屬正常生理發展規律, 但若太嚴重, 就可能是肝腎久損, 氣血大虧所致。 值得一提的是, “少白頭”主要與三個因素有關 一是先天腎精不足 二是精神或情緒激動, 血熱偏盛 三是情緒抑郁, 肝氣郁滯, 毛根失養, 也會導致少年白發。

針對肝腎虧虛或氣血虧損的情況, 霍艷明建議,

要多補充當歸、何首烏、大棗等。 頭發早白的可以試試這個方子 何首烏3兩、核桃肉7兩、黑芝麻2斤, 一起炒干, 磨成粉, 每次半兩, 用紅糖水調服。

最后, 霍艷明提醒大家, 雖然頭發的異常變化往往意味著某些特定的疾患, 但疾病的明確診斷是需要多方證據的。 因此, 出現頭發異常變化后自行處理未見好轉, 特別是還伴有突眼、食欲亢進, 消瘦、情緒異常等表現時, 應該前往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