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人體結構與功能

人體是由不同的結構組成的, 比如說細胞結構、血液、肌肉、骨骼和大腦等, 不同的結構, 作用是不同的, 而正因為有了這些機構, 人體才有著正常的機能以及各種能力。 當然, 如果這些部位發生病變的話, 自然也會影響著人體的健康。 下面, 就為大家詳細一下人體的結構以及功能。

一、細胞結構

可分為三部分: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 細胞膜主要由蛋白質、脂類和糖類構成, 有保護細胞, 維持細胞內部的穩定性, 控制細胞內外的物質交換的作用。 細胞質是細胞新陳代謝的中心, 主要由水、蛋白質、核糖核酸、酶、電解質等組成。 細胞質中還懸浮有各種細胞器。 主要的細胞器有線粒體、內質網、溶酶體、中心體等。 細胞核由核膜圍成, 其內有核仁和染色質。 染色質含有核酸和蛋白質。 核酸是控制生物遺傳的物質。

二、血液

人體總血量約為體重的8%。 若一次失血超過人體內血量的20%, 生命活動便受阻。 健康的人, 一次失血不超過10%時, 一般可以迅速恢復.。

三、肌肉

人體全身的肌肉共約639塊。 約由60億條肌纖維組成, 其中最長的肌纖維達60釐米, 最短的僅有1毫米左右。 大塊肌肉有2000克重, 小塊的肌肉僅有幾克。 一般人的肌肉占體重的35%-40%。

肌肉內毛細血管的總長度可達10萬公里, 可繞地球兩圈半。

四、骨骼

骨骼是人或動物體內或體表堅硬的組織。 分兩種, 人和高等動物的骨骼在體內, 由許多塊骨頭組成, 叫內骨骼;節肢動物、軟體動物體外的硬殼以及某些脊椎動物(如魚、龜等)體表的鱗、甲等叫外骨骼。 通常說的骨骼指內骨骼。 骨骼是組成脊椎動物內骨骼的堅硬器官, 功能是運動、支持和保護身體;製造紅血球和白血球;儲藏礦物質。 骨骼由各種不同的形狀組成, 有複雜的內在和外在結構, 使骨骼在減輕重量的同時能夠保持堅硬。 骨骼的成分之一是礦物質化的骨骼組織, 其內部是堅硬的蜂巢狀立體結構;其他組織還包括了骨髓、骨膜、神經、血管和軟骨。

人體的骨骼起著支撐身體的作用, 是人體運動系統的一部分。 成人有206塊骨。 骨與骨之間一般用關節和韌帶連接起來。

五、大腦

大腦由約140億個細胞構成, 重約1400克, 大腦皮層厚度約為2-3毫米, 總面積約為2200平方釐米, 據估計腦細胞每天要死亡1000至10萬個(越不用腦,

腦細胞死亡越多)。 一個人的腦儲存資訊的容量相當於一萬個藏書為1000萬冊的圖書館, 最善於用腦的人, 一生中也僅使用掉腦能力的10%。 人腦中的主要成分是水, 占80%。 它雖只占人體體重的2%, 但耗氧量達全身耗氧量的25%, 血流量占心臟輸出血量的15%, 一天內流經大腦的血液為2000升。 大腦消耗的能量若用電功率表示大約相當於25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