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血管裡爆發“泥石流” 小感冒讓她命懸一線

血液系統發生巨變, 大量血栓出現, 血小板被快速消耗, 貧血、腎衰甚至腦梗接連出現, 如果沒有及時醫治, 死亡率高達90%, 這樣嚴重的後果, 開頭可能只是一場小感冒。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明基醫院血液科主任李東主任醫師提醒, 眼下正是感冒的高發季節, 大眾眼裡的小感冒其實也有一定幾率會引發嚴重後果, 市民不能掉以輕心。

38歲的李女士, 平時性格開朗, 最近卻性情大變, 變得沉默寡言起來。 家人本以為李女士只是心情不好, 沒料到李女士的病情急轉之下, 不但說不出話來, 一側的手臂也動不了了。

家人懷疑李女士腦梗了, 於是趕忙將李女士送到了醫院。 在明基醫院, 李女士皮膚上青青紫紫的瘀點瘀斑引起了醫生的注意, 再加上異常的血液檢查報告, 李女士最終被確診為一種罕見的疾病——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而她發病的原因, 可能與之前的感冒有關。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明基醫院血液科李東主任介紹, 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是一種比較罕見的微血管病變。 通俗來說, 是因為一種酶的缺失, 導致了血液系統出現了一系列的變化。 血栓在毛細血管中大量形成, 從而消耗了大量血小板, 引發皮下、胃腸道等出血;“泥沙”一般的血栓堵住了毛細血管本身就不寬的“道路”, 紅細胞通過時被“擠破”, 大量溶血發生,

貧血也隨之發生。

受損害的還不止血液系統, 微血管遍佈全身, 血栓一旦發生在腦內, 就會引發神經精神症狀, 還有80%以上的患者會有蛋白尿、血尿的表現, 少數可發生腎皮質壞死導致急性腎衰。 如果不進行治療, 該病的死亡率可高達90%以上。

李東主任提醒, 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目前發病機制並不特別明確, 而從臨床上看, 絕大多數患者在發病前都有過感冒, 由病毒引發的可能性很高。 雖然感冒誘發該病的幾率很低, 但也要提醒大家注意身體表現, 一旦有症狀要及時就醫。

同時, 發生過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患者, 由於身體的“出錯”機制已經被啟動, 血漿置換也無法替換掉所有的血液細胞, 所以仍有復發的可能,

患者不能掉以輕心, 必要時還可以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藥物來預防復發的發生。 李娜楊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