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3種缺牙狀況不適合做即刻種植牙

隨著社會經濟水準的增長和口腔種植的日益成熟, 種植牙已成為人們修復局部或全口牙缺失的首選方案。 即刻種植牙可以大大縮短治療的時間, 但並不是人人適合的。

三種情況不適合即刻種植牙

江蘇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口腔科副主任醫師吳品林介紹, 傳統的種植牙需在拔牙創口癒合骨修復後, 也就是至少3-4個月後, 才能植入種植體, 待種植體4—6個月骨結合完好後, 再裝上牙冠, 患者往往要跑好幾次醫院。 即刻種植牙是拔牙後立即種植, 無須等待拔牙的創口癒合即可種植, 恢復咀嚼功能, 減少了手術次數,

植入單顆種植體通常會在一個小時內完成。 種植體需要8周來形成骨結合, 如果骨質不好, 就需要植骨, 這樣整個過程就要12個月或更久。

即刻種植非常考驗種植醫生的技術水準, 並非每個醫生都能操作。 另外, 即刻種植有嚴格的適應條件, 並非人人適用, 需要到院檢查後才能知曉。 以下3種情況的缺牙患者均不適合做即刻種植牙:

1.患者的缺牙區周圍軟組織有明顯的炎症。 如果患者口腔記憶體在牙齦急性炎症、嚴重牙周病等急慢性炎症, 應治癒後再行種植, 否則會引發感染而導致種植牙失敗。

2.種植區牙槽骨有骨折、較大的骨缺損、拔牙窩根尖下方骨量不足。 牙槽骨骨折是外力直接作用於牙槽突所致, 常見於上頜,

往往與牙齒折斷或牙齒脫位同時發生。 牙齒被拔除後如果不及時修復, 牙槽骨會被吸收而萎縮, 導致骨量不足, 貿然進行即刻種植將無法保證牙根穩固, 容易導致種植失敗。 如果牙槽骨吸收嚴重, 醫生會填入骨粉、骨膜, 患者要在牙槽骨條件符合種植標準之後再考慮種植。

3.因拔牙而造成嚴重的骨破壞、牙槽骨粘連、頰舌側骨缺損、牙頸部周圍的牙槽脊高度降低。 患者拔牙時創傷面受破壞太大, 創傷癒合慢, 種上的牙根難與頜骨骨結合緊密, 還容易產生感染。

種植牙後的護理很重要

同時值得提醒的是, 臨床上很多病患以為種完牙就好了, 不是很瞭解一些導致種植牙失敗的原因或是知道但不重視, 導致失敗很是令人惋惜。

口腔科副主任護師戴曉燕說, 種植體周圍炎是導致種植體鬆動失敗的主要原因。 種植體周圍炎是發生在正常行使功能的骨性結合種植體周圍組織的炎症, 即慢性進展性邊緣炎症, 可使種植體周圍支撐骨組織的功能喪失。 種植牙手術後, 需要定期維護。 一般而言, 約三到六個月做一次牙科植體周圍組織的維護, 選擇軟毛牙刷、牙線、牙間刷, 必要時可以使用扁平型或圓錐型刷毛的電動牙刷。 目的是要使牙植體周圍組織維持潔淨與健康。 術後3個月內不宜用種植牙咀嚼過硬的食物, 以免牙根組織受到損傷, 引起牙根鬆動, 還令牙根周圍新形成的骨和纖維結締組織受影響, 從而影響種植效果。 患者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戒煙、戒酒以及忌食刺激性食物,

適當補充鈣製劑, 增加高鈣食品、維生素的攝入量。 羅鑫 楊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