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梧桐的功效與作用

【拼音名】Wú Tónɡ

【別名】中國梧桐、國桐、桐麻、桐麻碗、瓢兒果樹、青桐皮

【來源】梧桐科梧桐屬植物梧桐Firmiana platanifolia (L. f.)Marsigli [S. simplex (L.)W. F. Wight], 以葉、花、根、莖皮及種子入藥。 根、莖皮隨時可采;夏季採花;秋季採集種子及葉, 分別曬乾。

【性味】

根、莖皮:苦, 涼。

子、葉:甘, 平。

【功能主治】

根、莖皮:祛風濕, 殺蟲。 根:用於風濕性關節痛, 肺結核咳血, 跌打損傷, 白帶, 血絲蟲病, 蛔蟲病。 莖皮:用於痔瘡, 脫肛。

子:順氣和胃, 補腎。 用於胃痛, 傷食腹瀉, 小兒口瘡, 鬚髮早白。

葉:鎮靜, 降壓, 祛風, 解毒。 用於冠心病, 高血壓, 風濕關節痛, 陽痿, 遺精, 神經衰弱, 銀屑病, 癰瘡腫毒。

花:用於燒燙傷, 水腫。

【用法用量】

根、葉、花、種子均為3~5錢;

梧桐葉注射液每天一支(含總黃酮甙20毫克);

梧桐葉糖漿每日30毫升(相當生藥6克);

葉外用適量, 研粉或搗爛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