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手腳發抖渾身無力

如果我們的身體出現了渾身無力的情況, 那麼是很難判斷病因的。 因為如果我們身體缺乏熱量, 導致貧血或者是血糖下降, 都會引起渾身無力的出現。 尤其是一些重度貧血患者, 或者是長時間從事體力勞動, 但是不能及時補充熱量的朋友。 下面我們來看一下手腳發抖渾身無力的主要原因。

全身乏力是一種非特異性的症狀, 可以是肝病的早期症狀;也可以是其他一些疾病的預警信號, 如腫瘤;甚至是生理性的, 如過度勞累。 乏力主要是患者的自我感受, 有一定的主觀性, 主要是靠與平時的日常活動相比得出的, 如平時可以上三層樓, 現在上一層樓即感氣喘, 雙腿發軟, 懶動等。 一般來說, 肝病患者的乏力程度自輕度疲倦到嚴重乏力, 與肝病的嚴重程度相一致。

肝病患者乏力的發生機制為:①肝病患者食欲減退, 熱量攝入不足;②肝病時糖、蛋白質和脂肪等中間代謝障礙以致能量供應發生障礙;③肝臟損害時,

血內膽鹼酯酶含量下降, 以及膽鹽蓄積抑制膽鹼酯酶的活性, 引起神經-肌肉傳遞的生理功能發生障礙;④肌肉活動產生的乳酸轉變為糖原發生障礙, 使肌肉細胞中乳酸蓄積過多;⑤肝病時, 腸內缺乏膽汁, 脂溶性維生素E吸收障礙, 維生素E缺乏可以引起營養性肌萎縮及肌無力現象。

體力勞動者飲食太淡易致疲勞, 是因為鹽中的鈉能加強神經肌肉的興奮性。

睡眠不足可使人感到乏力, 但神經衰弱者如長期服用安眠藥, 也會感到軟弱無力, 引起疲乏的藥物還有苯海拉明等抗組織胺藥物。

嗜好飲酒者常有疲倦感;饑餓的人因缺乏蛋白質和缺鉀也感乏力;疲乏軟弱有時是維生素B1缺乏症者的前驅症狀, 嗜酒者易患此病。

體力或腦力勞動者的疲乏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 但在稍微勞動後即感疲乏則需重視。

頻繁吐瀉和大量用利尿劑者因血鉀低而致全身無力;但血鉀過高患者也感軟弱, 故需驗血鑒別。

糖尿病是最常導致乏力的疾病。 患者由於糖代謝失常, 高能磷酸鍵減少, 負氮平衡, 失水及電解質失衡等原因, 故易疲乏、虛弱無力, 且有口渴、消瘦、多食、多尿等症狀。

貧血也常引起疲乏, 嚴重的有慢性貧血、起病較驟的缺鐵性貧血、急性失血性貧血、急性溶血性貧血等,

這些患者均有乏力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