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甜瓜莖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本草圖經》

【拼音名】Tián Guā Jīnɡ

【別名】甜瓜蔓(《綱目》), 香瓜藤(《江蘇中醫》(5):31, 1960)。

【來源】為葫蘆科植物甜瓜的藤莖, 夏、秋採取。

【原形態】植物形態詳甜瓜條。

【功能主治】《本草圖經》:主鼻中息肉、齆鼻等。

【附方】治女人月經斷絕:甜瓜莖、使君子各半兩, 甘草六錢。 為末, 每酒服二錢。 (《綱目》)

【臨床應用】

①治療菌痢

取新鮮香瓜藤10斤, 切碎洗淨, 加水20斤, 用急火煎熬, 至藥液呈淡咖啡色時過濾;藥渣加水10斤如法再煎。 將兩次煎液混合, 澄清、過濾;濾液用文火濃縮, 加入黃糖1斤, 使成4000毫升(每100毫升相當於香瓜藤4兩), 加入防腐劑, 貯瓶備用。 成人海日100~200毫升, 5~15歲60~100毫升,

分2~3次服, 連服3~4天。 對腹瀉、腹痛劇烈的患者何加複方樟腦酊4~6毫升, 分2次服。 經治24例, 除5例無效外, 其餘均於1~4天治癒。 服藥過程中, 未發現副作用。

②治療高血壓病

取香瓜藤、黃瓜藤、西瓜藤各5錢(幹品), 加水500毫升煎至100毫升, 日服1~2次, 1個月為一療程。 試治10例, 7例用藥後1周左右血壓降至正常範圍, 一療程後停藥觀察半月至1月, 未見血壓回升;3例血壓有所下降, 但時有回升。 副作用:服後普遍出現噁心、嘔吐、腹瀉、腹部不適等消化道症狀, 一般3~4天自行消失, 不需處理。

【摘錄】《*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