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新發現!帕金森病的病因或許根本不在大腦裡

一直以來, 帕金森都被認為是一種起源於大腦的疾病, 患者大腦中運動中樞神經元逐步死亡, 導致了震顫和運動能力的喪失。 但是本周在《Brain》科學期刊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闡明了另一種思路, 新研究表示, 帕金森病基因突變的最初原因可能不在大腦中, 而是藏在外周免疫系統對普通感染的免疫反應之中, 該研究提供了對帕金森病的新理解。

聖猶達兒童研究醫院發育神經生物學系的教授Richard Smeyne博士, “我們知道小膠質細胞的腦細胞會引發炎症, 最終破壞大腦區域導致帕金森氏症運動的發生, 但是不清楚在這個過程中共同遺傳的突變是如何發生的,

以及這種突變是否改變了小膠質細胞。 ”

本論文的第一作者聖猶達兒童研究醫院的博士後Elena Kozina與Richard Smeyne博士一起研究了LRRK2基因突變體。 LRRK2基因中的突變是遺傳性帕金森病的最常見原因, 在40% 的北非阿拉伯後裔和18%的德系猶太人後裔PD患者中會發現這個基因上的突變。 但是, 攜帶LRRK2基因突變本身並不足以導致PD的發生。

Elena Kozina博士表示, “我們知道如果雙胞胎同時攜帶著LRRK2基因突變, 他們並不見得一定會患上帕金森, 他們還需要一個觸發事件。 ”

Richard Smeyne博士以前的研究顯示, 流感可能會增加帕金森病的風險, 基於這個結果, Smeyne博士決定研究觸發帕金森發病的原因是否與感染相關。 研究人員使用一種叫做lippopolysaccharide(LPS)的細菌外殼,

這種細菌外殼可以啟動外周的免疫細胞, 但是它本身無法穿過血腦屏障進入大腦, 而且啟動的免疫細胞也不會遷移到大腦中, 表面上看來LPS似乎不會直接對大腦產生什麼影響。

當研究人員將LPS注射到兩種最常見的LRRK2基因突變的小鼠體內時, 這些小鼠的免疫反應變成了“細胞因數風暴”, 炎症介質升高至是LPS正常反應的3-5倍水準。 這些引發炎症的細胞因數是由攜帶LRRK2突變基因的T和B免疫細胞分泌的。

儘管LPS沒有穿過血腦屏障, 但研究人員發現升高的細胞因數能夠進入大腦, 從而形成一個環境, 導致小膠質細胞活化並破壞運動所涉及的大腦區域。

Smeyne博士表示, “雖然需要更多的測試來證明這種聯繫, 並且測試人類是否也是如此,

但這些發現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帕金森致病原因的新思路。 儘管我們不能用免疫抑制劑讓患者預防這種疾病, 但如果這種機制得到證實, 其他干預措施可能有效地減少發生這種疾病的機會。 ”(孫歡/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