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皮脂腺囊腫中醫治療方法

治療皮脂腺囊腫其實可以通過一種中醫的方式, 因為雖然它作為一種良性的腫瘤, 但是對生活健康也是不利, 而且也會影響到美觀, 而中藥的治療就包括, 使用一些中藥內服調理的方法。

1、中醫認為, 皮脂腺囊腫主要是腑髒功能失調, 導致濕熱內蘊、痰瘀積聚於肌膚所致。 治療上分內治和外治。

2、內治法 囊腫多發者, 治宜清熱化痰。

取茵陳、白芥子、姜半夏、陳皮各12克, 萊菔子、蒲公英、玄參各15克,

夏枯草、生山楂30克、茶樹根30克, 水煎服, 日一劑, 分3次服。 繼發感染者, 可用銀蒲合劑, 金銀花、蒲公英各50克、野菊花30克、紫花地丁30克, 黃芩、蚤休各20克, 水煎服, 日一劑, 早晚各服1次。 上述方劑均7天為1療程。 如囊腫質軟、不痛不癢, 宜化痰散結、舒筋和絡, 可選蒼附導痰丸加減。 年老、體虛, 出現創面肉色淡白, 膿液清稀, 新肌難生者, 宜選用十全大補東加減, 以助益氣養榮、托裡生肌;虛寒體質者, 可用陽和東加減。 中成藥可選用清解片, 每次5片, 每日3次;小金片, 每次4片, 每日2次。

3、外治法 以手術為主, 可配合化腐生肌中藥治療。

當囊腫周圍紅腫灼熱時, 可用金黃散調凡士林蓋貼以清熱解毒消腫。 感染化膿時, 用手術刀以十字切開引流, 以刮匙儘量刮去囊壁, 清除膿液, 再用消毒棉球蘸少量的升丹或七三丹, 或用稀釋的白降丹塞入腔內, 化去包囊, 待囊壁被完全腐蝕後, 再用紅油膏、九一丹, 最後蓋貼白玉膏、生肌散收口, 直至創面癒合。 手術時, 最好同時口服清熱解毒、活血消腫之中藥, 或適量給予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