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熱議

第十三屆中醫藥展覽暨會議下月在港揭幕

訊 隨著國家第40號檔的出臺, 政府對於養老產業、養生保健產業與傳統中醫藥文化產業的推動給予了大力支持, 社會各界也產業的發展前景寄予厚望, 在中醫藥產業如何在保持原本文化形態的基礎上更佳符合現代人的認知和需求上, 業內人士眾說紛紜。 如何共同推動國際現代化中醫藥及健康產品的發展, 想必國際現代化中醫藥及健康產品展覽會暨會議能給業內人士一些啟示。

據悉, 由香港貿易發展局(香港貿發局)及現代化中醫藥國際協會合辦, 彙聚中醫藥商機及資訊的第十三屆國際現代化中醫藥及健康產品展覽會暨會議(中醫藥展覽暨會議)將於8月14至16日假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 會議作為區內重要的中醫藥及健康產品的國際論壇, 今年繼續以展覽及會議雙軌並行, 既拓展中醫藥產品的對外貿易的商機, 又雲集業內翹楚於一地,

集思廣益, 探討中醫藥未來的發展方向。

香港貿發局華南首席代表何建榮表示:“近年消費者積極物色安全可靠、藥性溫和的天然藥物, 帶動傳統中醫藥產品及療法愈來愈受歡迎。 2014年首5個月本港中藥出口比去年同期升近10%, 超過十四億港元(逾十一億人民幣)。 毎年一度的中醫藥展覽暨會議正好為業界提供一個平臺, 就商貿、學術、政策等範疇交流意見, 全面地發掘中醫藥產業的發展潛力。 ”

為期兩天的國際現代化中醫藥及健康產品會議是展會的重要環節, 備受業界重視。 現代化中醫藥國際協會創會董事楊國晉先生稱:“今年會議主題為‘醫藥防治內分泌代謝性疾病的研究與產品發展’, 內容涵蓋‘調養根本免疫增健’、‘糖尿病及代謝性治療’、‘品質控制和產品研發’等主題。

”會議彙聚來自中國、新加坡、日本、俄羅斯不同地區的專家學者主講, 包括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副院長仝小林教授、中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于文明教授、中南大學臨床藥理學遺傳藥理和藥物基因組學教授周宏灝院士及北京中醫藥大學王琦教授等, 分別就不同議題分享他們的真知灼見及發佈最新研究成果, 是業界不可錯過的專業會議。

除了專業會議外, 大會在星期六的公眾日(8月16日)會舉辦中醫保健公開論壇, 由香港中醫學會請來註冊醫師及教授, 講解不同的日常中醫保健知識, 其中包括中醫美容湯水、藥材和食材的區別和選用、調治女性衰老以及防治一些都市常見的疾病,

包括鼻敏感、頸椎病、前列腺增生等, 旨在讓中醫保健惠及更多老百姓。 另外, 香港浸會大學將于展會期間設立《中藥面面觀》資訊展示區, 主題介紹中醫藥學家李時珍及其著作《本草綱目》, 以“夏日保健茶飲及湯劑藥材”、“中草藥植物”等多角度為公眾人士介紹一些日常生活能應用的簡易中醫藥保健方法。

今年展會預計吸引超過120家參展商, 其中包括來自澳洲、中國內地、香港、日本、韓國、澳門、新加坡及臺灣, 而安徽、甘肅、貴州、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黑龍江、吉林、陝西及日本札幌將會有展團參展。 與中醫藥展覽暨會議同期舉行的還有香港貿發局美食博覽、家電o家品o博覽和香港國際茶展。

四大展覽同期舉辦, 為業內人士和公眾提供一站式採購平臺, 製造更多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