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驚悚!餐館不為人知的六個秘密

滋補湯的藥材都是假的

“說現在餐館裡的滋補湯九成九都是假的, 一點兒也不誇張。 ”專家表示, 別看菜單上寫著天麻、當歸、乳鴿、甲魚等補品,

再配上少則58元、68元, 多則幾百元的高價, 裡面卻基本沒營養。 “名目繁多的湯都是用最便宜的大棒骨熬制的湯底做成。

那些豬蹄啊、乳鴿啊也是事先煮好, 然後剁塊放入冰箱冷凍, 需要端給顧客的時候, 就把肉塊和藥材一起加入湯底, 利用藥材的氣味掩蓋豬骨湯的腥味, 就可以變化出各種各樣的高價湯了。 ”專家透露, 湯裡經常會用到味重的中藥, 比如黨參、當歸等, 就是為了給東加味。 再者, 這些中藥材也基本不是正經藥店買來的。

專家支招:到餐館喝湯儘量喝些家常湯, 不宜喝太名貴的湯飲, 因為湯煲的時候太長營養流失的也很快, 一般餐館裡的湯都是煲好幾天的, 裡面都含有高脂肪與高嘌呤, 多喝對身體健康不利,

所以到餐館喝湯我們還是儘量選擇番茄、豆腐湯會更健康。

肉菜好看是加了發色劑

自己在家炒肉時, 無論廚藝多好, 牛肉炒後就是褐色的, 豬裡脊就是灰白色的。 這是因為, 加熱後, 肉中的“血紅素”被氧化, 就會變成褐色或淺灰褐色。 可為什麼一些餐館中的肉菜顏色鮮豔呢?據記者瞭解,

許多餐館中的肉使用了發色劑———亞硝酸鹽。 根據國家標準規定, 亞硝酸鹽可用於火腿腸等熟食製品中, 但對於餐館用來炒菜並沒有限制。 因此, 餐館在炒肉菜前, 會對肉製品“潤色”, 這樣炒出來的肉質鮮嫩, 顏色也很好看。 有一些餐館製作的“三黃雞”也會加入色素, 讓肉看起來更黃。 還有一些涼菜, 像海帶、海白菜、貢菜等, 也是加了相應的合成色素, 看上去更加新鮮漂亮。

專家支招:廚師做出的菜可能比你做的好吃, 但食物的顏色是我們無法改變的。 如果你點的菜肴過於鮮亮, 那就很可能是“化妝”過的。 現在很多菜譜都帶圖片, 那些看起來過於鮮豔的菜, 還是少點為妙。

純淨水勾兌香精成鮮榨果汁

很多人覺得, 平時五六塊錢的飲料一進餐館, 身價少說也得10塊錢, 點起來太虧。 “其實不是這樣的, 可樂、橙汁等飲料的價格, 大家在超市都能看到。 雖說到餐館裡漲了價, 但其實是最划算的。 ”專家說, 餐館的真正暴利來自於鮮榨果汁, 這些都是香精勾兌出來的。

一個半個水果, 加上增稠劑、果味香精, 再倒入純淨水, 放入榨汁機攪勻, 就是以假亂真的鮮榨果汁。 “西瓜是水分最多的水果, 大家可以回家試試, 一大個西瓜都未必能打出一紮果汁, 其他水果就更不用說了。 ”專家說。

專家支招:在餐館裡喝飲料那價格會比外面的更高, 而且其品質也不值得相信, 所以從健康的角度出發, 我們還是點些茶水來飲用吧!

週一的菜最不新鮮

如果你認為星期一的餐館不那麼擠, 是個絕佳的上館子時間, 那就大錯特錯了。 美國餐飲作家法蘭西斯指出:“星期一去館子, 你吃到的可能是週末的殘羹剩飯。 ”餐館廚房供餐的原則是———先進的貨先賣掉, 這代表最舊的材料最有可能上到你的餐桌, 這樣他們才有可能在東西壞掉前消耗光。 因為供應商通常在周日休假, 星期六早晨他們就完成當周最後一批進貨, 這意味著星期一上館子時, 食材已經放了至少兩天。

專家支招:選擇那些每天24小時營業的餐館, 就不存在這些問題了。 因為他們的客人總是很多, 必須每天進貨。“一般的餐館,週末的菜會比較新鮮,為了應對人流高峰,餐館都會有充足的儲備。”專家說。此外,也別在餐館打烊前去用餐,這時廚師一般都會應付了事,而且廚房已經進入清洗消毒階段,你的食物接觸到清潔劑、洗滌劑的幾率會大大增加。

最暴利的菜是土豆絲

很多人認為餐館裡海鮮最暴利,這就完全錯了。“往往越便宜的菜,比如炒土豆絲之類的,利潤空間最大。賣10元一盤的醋溜土豆絲,成本1元都不到,大家想想就知道了。”專家說。

專家支招:中等價位的菜,是性價比最高的。

材料越複雜的菜越不新鮮

專家說:“餐館處理不新鮮的原料有兩個辦法,一是加重口味,用紅燒、醬燜等做法,掩蓋不新鮮的口感和氣味;二是和其他原料放在一起,甚至把主菜變成配菜。比如炒肉絲一般要用新鮮的肉,但肉末豆腐裡的肉就未必了。”還有些海鮮煲、素什錦之類的菜,因為原料複雜,裡面也常常隱藏著幾種不新鮮的原料,消費者往往難以發覺。

專家支招:多點“簡單”的菜。如果原料只有一兩種,不超過三種,那麼其中就很難混入不新鮮的了。

餐館吃飯最不該點的幾種菜 你不得不知

隨著生活節奏加快,現代人在外就餐的時間越來越多了,然而餐館的環境衛生容易看出來,菜裡的不安全因素就難看透了。當我們坐在餐桌前,盯著飯館的功能表時,你有沒有想過,有一些菜是最不該點的?

一、別點重口味的菜

幹鍋、水煮、幹煸、香酥之類菜肴的烹調都需要大量的油,或者需要油炸處理。這些油不太可能是第一次用,即便不屬於口水油或地溝油,品質也好不了太多。專家指出,“油經過反復的使用,炸過雞炸過魚又炸過肉,味道已經很複雜了,所以餐館通常會拿這些油來做一些味道很濃郁的菜,比如辣子雞丁、水煮魚、水煮肉之類的;相反,像荷塘小炒之類的很清淡的菜,你一吃,荷塘小炒怎麼吃出魚味兒來了,大家心裡就會特彆扭是不是?所以餐館是不敢用那麼舊的油來做清淡的菜。建議大家去餐館可以多點些清淡的菜,這樣吃到地溝油的幾率會小一些。”

還有一個原因,像回鍋肉水煮魚之類的,不僅僅是油的問題,肉的問題也有。專家問記者,“餐館裡有些肉已經不是那麼新鮮了,是拿來做冬筍炒肉絲、溜肉片,還是做回鍋肉?肯定是做回鍋肉好啦!因為回鍋肉加了那麼多調料,有點兒不新鮮根本嘗不出來。所以,點的菜味道越濃,碰到壞原料、壞油的可能性就越大。”

有人說自己口味重,偶爾吃一下這種菜可不可以?專家回答“關鍵是你的偶爾是什麼偶爾?天天在家做新鮮的飯菜,在外面一個月吃一次這種重口味的飯菜,真的沒什麼關係。但如果他今天吃的是水煮魚,明兒吃麻辣香鍋,後天再吃個臭豆腐,每天吃的都是營養不好的東西,各種各樣的不好加在一起,那他的生命品質,就可以想像了。”

二、別靠一碗面來解決一頓飯

專家對記者說,“現在各種快餐館,大部分食物種類是不健全的,蔬菜特別特別少。比如一大碗麵條,裡邊淨是澱粉,只有一兩片菜葉,幾片薄薄的肉,其實就是吃了一大堆掛麵,再加一大碗鹹得要命的湯。你以為自己吃飽了,但實際上你得到的很多都是身體不需要的、處理不了的,比如太多的鈉和澱粉,但是需要的蔬菜的營養又沒有。”那對於很多靠速食解決午餐問題的上班族來說,該怎麼辦呢?專家指出“吃速食也不是完全沒辦法,比如包子可以買素包子,比如茴香雞蛋或小白菜蝦仁餡的,這樣等於吃進去一點菜,也沒那麼多肥肉,你再要一盤素的小涼菜(比如老醋花生菠菜),吃的也算可以,營養品質還過得去。”

三、不建議點湯和粥

不管是粥、湯,還是菜,長時間加熱都會損失維生素。比如去粥店,不可能去了才開始熬,熬一個粥至少需要四五十分鐘,等不了,所以都是早上開始熬好,一直溫在那兒,經過好幾個小時肯定維生素剩不了多少了,特別維生素B1。湯也一樣,本來餐館的湯裡面添加了很多的增味劑,比如雞精味精肉類香精湯料,不見得有多高的營養價值,只是刺激舌頭而已,而且湯通常都比較鹹,喝進去那麼多鈉對人不好。專家建議去餐館少喝湯,可以多喝點水或者茶。

最後專家還提出了自己的一個建議,希望大家去餐館的時候積極提出自己的意見,不要像小綿羊一樣,“比如說我去餐館通常都是要提意見的,油少放一點,鹽少放一點,走的時候也會告訴他們這個菜有什麼問題,那個原料有什麼問題,雖說他不一定馬上改,但是你要知道,提的人多了,就一定會改。至少他會知道顧客有這麼一個反映,他不會一直這麼做下去。進步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不是那些(餐館)老闆賜給你的,也不是政府直接給你做好了。就像國際歌裡說的,沒有神仙皇帝,全靠我們自己。包括健康飲食也是靠我們推動的,我們每個人到餐館裡都提要求、建議,餐館就會越來越健康。”

必須每天進貨。“一般的餐館,週末的菜會比較新鮮,為了應對人流高峰,餐館都會有充足的儲備。”專家說。此外,也別在餐館打烊前去用餐,這時廚師一般都會應付了事,而且廚房已經進入清洗消毒階段,你的食物接觸到清潔劑、洗滌劑的幾率會大大增加。

最暴利的菜是土豆絲

很多人認為餐館裡海鮮最暴利,這就完全錯了。“往往越便宜的菜,比如炒土豆絲之類的,利潤空間最大。賣10元一盤的醋溜土豆絲,成本1元都不到,大家想想就知道了。”專家說。

專家支招:中等價位的菜,是性價比最高的。

材料越複雜的菜越不新鮮

專家說:“餐館處理不新鮮的原料有兩個辦法,一是加重口味,用紅燒、醬燜等做法,掩蓋不新鮮的口感和氣味;二是和其他原料放在一起,甚至把主菜變成配菜。比如炒肉絲一般要用新鮮的肉,但肉末豆腐裡的肉就未必了。”還有些海鮮煲、素什錦之類的菜,因為原料複雜,裡面也常常隱藏著幾種不新鮮的原料,消費者往往難以發覺。

專家支招:多點“簡單”的菜。如果原料只有一兩種,不超過三種,那麼其中就很難混入不新鮮的了。

餐館吃飯最不該點的幾種菜 你不得不知

隨著生活節奏加快,現代人在外就餐的時間越來越多了,然而餐館的環境衛生容易看出來,菜裡的不安全因素就難看透了。當我們坐在餐桌前,盯著飯館的功能表時,你有沒有想過,有一些菜是最不該點的?

一、別點重口味的菜

幹鍋、水煮、幹煸、香酥之類菜肴的烹調都需要大量的油,或者需要油炸處理。這些油不太可能是第一次用,即便不屬於口水油或地溝油,品質也好不了太多。專家指出,“油經過反復的使用,炸過雞炸過魚又炸過肉,味道已經很複雜了,所以餐館通常會拿這些油來做一些味道很濃郁的菜,比如辣子雞丁、水煮魚、水煮肉之類的;相反,像荷塘小炒之類的很清淡的菜,你一吃,荷塘小炒怎麼吃出魚味兒來了,大家心裡就會特彆扭是不是?所以餐館是不敢用那麼舊的油來做清淡的菜。建議大家去餐館可以多點些清淡的菜,這樣吃到地溝油的幾率會小一些。”

還有一個原因,像回鍋肉水煮魚之類的,不僅僅是油的問題,肉的問題也有。專家問記者,“餐館裡有些肉已經不是那麼新鮮了,是拿來做冬筍炒肉絲、溜肉片,還是做回鍋肉?肯定是做回鍋肉好啦!因為回鍋肉加了那麼多調料,有點兒不新鮮根本嘗不出來。所以,點的菜味道越濃,碰到壞原料、壞油的可能性就越大。”

有人說自己口味重,偶爾吃一下這種菜可不可以?專家回答“關鍵是你的偶爾是什麼偶爾?天天在家做新鮮的飯菜,在外面一個月吃一次這種重口味的飯菜,真的沒什麼關係。但如果他今天吃的是水煮魚,明兒吃麻辣香鍋,後天再吃個臭豆腐,每天吃的都是營養不好的東西,各種各樣的不好加在一起,那他的生命品質,就可以想像了。”

二、別靠一碗面來解決一頓飯

專家對記者說,“現在各種快餐館,大部分食物種類是不健全的,蔬菜特別特別少。比如一大碗麵條,裡邊淨是澱粉,只有一兩片菜葉,幾片薄薄的肉,其實就是吃了一大堆掛麵,再加一大碗鹹得要命的湯。你以為自己吃飽了,但實際上你得到的很多都是身體不需要的、處理不了的,比如太多的鈉和澱粉,但是需要的蔬菜的營養又沒有。”那對於很多靠速食解決午餐問題的上班族來說,該怎麼辦呢?專家指出“吃速食也不是完全沒辦法,比如包子可以買素包子,比如茴香雞蛋或小白菜蝦仁餡的,這樣等於吃進去一點菜,也沒那麼多肥肉,你再要一盤素的小涼菜(比如老醋花生菠菜),吃的也算可以,營養品質還過得去。”

三、不建議點湯和粥

不管是粥、湯,還是菜,長時間加熱都會損失維生素。比如去粥店,不可能去了才開始熬,熬一個粥至少需要四五十分鐘,等不了,所以都是早上開始熬好,一直溫在那兒,經過好幾個小時肯定維生素剩不了多少了,特別維生素B1。湯也一樣,本來餐館的湯裡面添加了很多的增味劑,比如雞精味精肉類香精湯料,不見得有多高的營養價值,只是刺激舌頭而已,而且湯通常都比較鹹,喝進去那麼多鈉對人不好。專家建議去餐館少喝湯,可以多喝點水或者茶。

最後專家還提出了自己的一個建議,希望大家去餐館的時候積極提出自己的意見,不要像小綿羊一樣,“比如說我去餐館通常都是要提意見的,油少放一點,鹽少放一點,走的時候也會告訴他們這個菜有什麼問題,那個原料有什麼問題,雖說他不一定馬上改,但是你要知道,提的人多了,就一定會改。至少他會知道顧客有這麼一個反映,他不會一直這麼做下去。進步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不是那些(餐館)老闆賜給你的,也不是政府直接給你做好了。就像國際歌裡說的,沒有神仙皇帝,全靠我們自己。包括健康飲食也是靠我們推動的,我們每個人到餐館裡都提要求、建議,餐館就會越來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