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孩子遇事不敢去嘗試,很可能是你做這幾件事給破壞的

文|秘笈君

孩子再有能力, 可沒有信心, 這能力也無用武之地, 有時候一個人的自信比能力都重要, 或者說是自信讓你的能力得到了更好的發揮。

案例

上學時班裡有個美女, 是真的美女, 公認的那種, 但是美女有點內向, 不愛說話, 只默默的低頭學習。 當初班裡很多男孩子對美女有意思, (真是一個看臉的時代), 但是妹子就是不為所動, 甚至很疑惑, 自己什麼都不是, 為啥就被看上, 當妹子發出這些疑惑時, 讓我們班上爾等女生, 顏面全無, 都這種條件了, 學習好長的好, 還認為自己沒優勢。 天呐, 這該多沒自信啊,

每次班裡有什麼活動需要有顏面的人出面時, 妹子總是推脫, 感覺自己沒能力不適合, 本來挺好的一個妹子, 該是落落大方招人喜歡的女子, 卻總是唯唯諾諾的讓人看著很不爽。 可能是內心極度缺乏自信吧。 小考次次挺好, 但是一到大考就懵圈, 以至於高考也上了個普通三本。 聽人說妹子的父母總是對妹子抱有很高的期望, 愛施加更多壓力, 我想, 可能是從小的這種家庭影響, 給妹子造成了很大的心理負擔, 導致了做任何事情都怕被辜負, 嚴重的缺乏自信。

家長常做的這些事情, 其實就是在摧毀孩子的自信

常把孩子放在一個對比的位置

一個人經常被人拿著做對比, 而且他還常常是那個處於下風的人,

時間長了, 他縱使有再多的激情, 再多的幹勁, 也就慢慢耗盡, 取而代之的是自己面對事情時的退縮、害怕, 擔心自己做不好再次被比較, 而這種顧慮, 時間久了就是自卑。

不切實際的期盼

父母不切實際的期盼, 過高的期盼, 對孩子來說, 是最受打擊的, 比如一個傾向于文科類的孩子, 思維也偏感性, 你偏要他去學理科, 面對好多自己不擅長甚至是學不會的科目, 成績差時自己受打擊, 達不到你的目標受批判時再受一次打擊。 打擊多了就是自卑。 父母總給孩子定一些不切實際, 讓孩子無法完成的高目標, 這難道不是在一次次的摧毀他嗎?

父母不恰當的批評

孩子某次考試不理想, 可能是自己貪玩沒學習, 也可能是很努力了卻還是考砸,

自己都不知道問題在哪裡, 這時, 希望是有人來開導自己。 在自己失敗的時候, 更多的是希望有人來鼓勵激勵自己一下, 或者說幫忙分析下, 而不是單單的不問青紅皂白的, 你做不好我就要罵你。

這些常見行為, 你有中招嗎?

-----------------------

孩子到底在哭什麼?孩子拉肚子是消化不良?如何判斷孩子是否該補鈣了?孩子挑食不吃飯是什麼原因?1歲真的必須斷奶嗎?寶寶怎樣才能長高些?

如果你有這些育兒困惑,

請關注百家號:【育兒秘笈】。 做心裡“有底”的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