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蘆薈花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出自《嶺南采藥錄》。

【拼音名】Lú Huì Huā

【英文名】Aloe flower

【來源】

藥材基源:為百合科植物斑紋蘆薈或庫拉索蘆薈等的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loe vera L.var. Chinensis (Haw.) Berger

【原形態】

1.庫拉索蘆薈, 多年生草本。 莖極短。 葉簇生於莖頂, 直立或近於直立, 肥厚多汁;呈狹披針形, 長15-36cm, 寬2-6cm, 先端長漸尖, 基部寬闊, 粉綠色, 邊緣有刺狀小齒。 花莖單生或稍分枝, 高60-90cm;總狀花序疏散;花點垂, 長約2.5cm, 黃色或有赤色斑點;花被管狀, 6裂, 裂片稍外彎;雄蕊6, 花藥丁字著生;雌蕊1, 3室, 每室有多數胚珠。 蒴果, 三角形, 室背開裂。 花期2-3月。

2.斑紋蘆薈, 多年生草本。 根系段狀。 莖短或無莖。 葉簇生, 螺旋狀排列, 直立, 肥厚;葉片狹披針形, 長10-20cm, 寬1.5-2.5cm, 厚5-8mm, 先端漸尖, 基部闊而包莖, 邊緣有刺狀小齒, 下有斑紋。 花莖單生或分枝, 高60-90cm;總狀花序疏散;花梗長約2.5cm;花黃色或有紫色斑點, 具膜質苞片;花被筒狀, 6裂, 裂片稍向外彎;雄蕊6, 有時突出, 花藥2室, 背部著生;子房上位, 3室, 花柱線形。

蒴果三角形, 長約8mm。 花期7-8月。

3.好望角蘆薈, 莖直立, 高3-6m, 葉30-50片, 簇生於莖頂;葉片披針形, 長達60-80cm, 寬12cm, 具刺, 深綠色至藍綠色, 被白粉。 圓錐狀花序長60cm左右;花梗長約3cm;花被6, 呈管狀, 基部連合, 上部分離, 微外卷, 淡紅色至黃綠色, 帶綠色條紋;雄蕊6, 花藥與花柱外露。 蒴果。

【生境分佈】

1.原產非洲北部地方, 目前於南美洲的西印度群島廣泛栽培;我國亦有栽培。

2.我國福建、臺灣、廣東、廣西、四川、雲南等地有栽培。

3.分佈非洲南部地區。

【性味】苦;寒

【歸經】肺;脾;胃;膀胱經

【功能主治】清肺止咳;涼血止血;清熱利濕。 主咳嗽;吐血;白濁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1-2錢。 外用:煎水洗。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