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得了胃炎及時治 警惕胃癌!

首先, 我們有必要瞭解一下什麼是萎縮性胃炎。 萎縮即位於胃黏膜的腺體因炎症原因萎縮或消失。 該病發病率隨年齡的增大而明顯增多。

約1%未做治療的萎縮性胃炎可能發展成胃癌。 主要表現為上腹部飽脹不適或疼痛, 特別是餐後明顯, 同時伴有其他消化不良症狀, 如噯氣、反酸、噁心、嘔吐、食欲不振等。

胃炎演變為胃癌有這樣四步:

第一步, 從淺表性胃炎轉變為萎縮性胃炎;

第二步, 由萎縮性胃炎進一步轉變為腸上皮化生和輕、中度不典型增生;

第三步是腸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由輕、中度轉為重度不典型增生;

第四步, 由重度不典型增生轉變為胃癌。

由此可見, 萎縮性胃炎發展到胃癌有一個“漫長”的過程, 同時與萎縮性胃炎的病史長短及病情的嚴重程度有關。 而腸上皮化生和輕、中度不典型增生經適當治療是可以改善的, 甚至逆轉。 重度不典型增生才是癌前病變, 需予手術切除。 所以說, 萎縮性胃炎並不等於胃癌。

胃切除後, 還會不會得胃癌?

老杜於8年前做了胃大部分切除手術, 可最近一段時間, 常感到上腹部疼痛、飽脹不適、噁心嘔吐, 到醫院檢查, 醫生懷疑他得了胃癌, 要求他做胃鏡檢查以便確診。 老杜覺得奇怪:怎麼可能呢?我的胃不是切除了嗎?怎麼還會得胃癌呢?

其實, 胃切除手術是指胃部分切除, 一般只切去2/3。 胃切除後並不等於不會再發生胃癌了, 切除後殘胃得癌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臨床資料表明, 胃切除術後, 患胃癌的比例為1%~11%,

占胃癌總數的0.4%~5.5%, 醫生將它稱為殘胃胃癌, 簡稱殘胃癌。 殘胃癌一般發生在手術後5~10年, 以長在吻合口胃側和胃底賁門部最為常見。 產生殘胃癌的原因主要是由於胃切除後, 胃喪失了正常的功能, 胃黏膜的屏障作用被破壞了, 致使致癌物質滲入到細胞內, 引起糜爛、出血、潰瘍、萎縮, 之後逐步演變成癌。

胃切除後5年, 如果出現下述症狀則應警惕:上腹部飽脹、疼痛、消化不良、食欲減退, 經藥物治療無效;不明原因的消瘦或貧血;上消化道少量出血, 大便隱血試驗持續陽性, 經藥物治療無好轉。 懷疑有殘胃癌者, 應去醫院做胃鏡檢查或細胞學檢查。 如發現不典型增生者, 應考慮是早期殘胃癌, 宜儘早再做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