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居家養生——五水養生法

第一、用熱水洗臉泡腳

我每天晚上倒一盆熱水, 水溫一般在50℃左右, 有時在熱水裡放點食醋或食鹽。 鹽可消毒殺菌, 醋可去臉上黑斑, 護膚美容。 我將毛巾浸泡在熱水中, 撈出擰乾迅速捂在臉上, 用鼻子吸熱氣, 涼了再放入熱水中燙洗, 這樣反復燙洗幾次, 能起到熨眼、熨臉、熨鼻的作用。 鼻孔吸熱氣可以防感冒, 治鼻炎、鼻出血, 熨眼可治眼疾, 熨臉可治老年黑斑, 使皮膚更富有彈性。

洗完臉再將雙腳泡在熱水裡。 泡腳時可用手搓腳面, 也可用腳互相搓, 約10分鐘後, 用毛巾將腳擦乾, 用手按摩雙腳, 按摩時右手勞宮穴對準左腳湧泉穴,

搓揉50下, 抓住腳趾搖動50次 再用左手勞宮穴對準右腳湧泉穴搓揉50下, 抓住腳趾搖動50次。

據中醫學稱, 腳踝關節以下有66個穴位, 與人體各器官相對應, 當人體的某一部位發生病變時, 其對應的穴位反射區, 便會出現各種異常現象。 湧泉穴也稱“健腎穴”。 “凡百病不離五臟, 腎為五臟之本, 故扶正固本多是從補腎著手”。 由此可知, 堅持熱水燙腳確實能治多種疾病, 難怪有人說 “富人吃藥, 窮人泡腳”, 這是有道理的。

第二、用溫水漱口刷牙

牙齒是保障營養供給的重要器官, 用溫水刷牙, 就是使牙齒不受過冷過熱的刺激而受損害。 我今年70歲了, 牙齒一個也沒有掉, 真是“牙口好, 胃口就好, 吃嘛嘛香, 身體特棒。 ”

第三、早晨喝一杯溫開水

我早晨起來先喝一杯溫開水, 水會迅速進入血液, 使黏稠的血液得以稀釋, 促進血液正常迴圈, 這樣就能有效地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有利於改善血液迴圈和供血, 還有利於腎代謝, 可以消毒和清洗腸胃, 不得腸胃病, 軟化大便, 不得便秘症, 促進新陳代謝有序進行。

第四、用冷水洗頭洗臉

用冷水洗頭夏天容易做到, 但到了寒冬臘月, 沒有堅強的毅力就不行。 我曾經堅持過冷水浴, 用冷水擦身, 不過冷水洗浴, 只有從夏天開始慢慢適應, 才能堅持到底。 用冷水洗頭洗臉並邊洗邊搓, 用手捧起冷水用鼻孔吸幾次, 可防感冒, 用冷水洗好後, 用毛巾使勁搓頭擦臉, 以皮膚有微熱感為止。

中醫學稱頭上有百會、風池等14個穴位,

洗頭、搓臉就是起按摩作用, 增強身體的抗寒能力, 減少感冒等疾病, 真正做到養顏美容, 頭腦清醒, 眼睛明亮。

第五、每天要喝幾杯水

為了保持體內有足夠的水分, 我每天至少要喝6-8杯水, 不能怕夜尿多而不敢喝。 喝水要定時定量地喝, 如早晨起床空腹喝1杯, 兩餐之間喝, 晚上睡覺前喝, 夜間1-2點鐘喝, 每杯水大約200克, 冬天則可多喝稀粥。 總之, 老年人體內不可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