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體內濁氣多是什麼意思

相信許多人都有這種感覺, 那就是有氣在體內排不出去, 就會感覺難受, 胸悶, 肚脹等等一系列症狀。 所以一旦發現這種現象, 一定要及時尋找方法, 排除體內的濕氣, 濁氣。 有些人去醫院檢查, 醫生會告訴說體內濁氣多造成, 但很多人還是不理解。 那麼今天就給大家普及一下體內濁氣多是什麼意思。

濁氣大多為濕氣, 運動, 出汗, 可以排除濕氣, 運動比任何中藥都有效。 年輕人感覺沒力氣, 沒胃口, 身體發塵往往是體內濕氣重, 脾虛引起。 對於年輕人來說沒有什麼比運動更能去濕的了。 濕氣沉于下焦中焦可引起這類症狀, 運動可以讓濕氣上升排出。

濁氣, 顧名思義, 就是體內濃濁、厚重的廢氣。 人以五穀雜糧為食, 而肚子內濁氣是五穀生化所產生的, 所以每個人體內都有濁氣。 特別是現在物質生活改善了, 人們的食物種類非常豐富, 我們的腸胃無力運化掉這麼多的食物,

多餘的營養被當作殘渣腐化酵解就會產生濁氣。 濁氣中飽含各種毒素, 這種濁氣如果不能排出體外就會溶入血液, 進入肝、腎臟, 產生疾病, 或者是停留在身體各處給氣血循環造成瘀堵。

除了食物中的濁氣, 我們的不良情緒也會轉化為有形的濁氣,

比如說恐懼、悲傷、憂愁、憤怒等等。 一生氣的時候, 我們常說“生了一肚子氣”, 特別是生悶氣的時候, 就會發現頭暈頭疼, 肚子脹, 老覺得有一股氣堵在那裡, 當你發洩出來了, 這種情況就會改善很多。 濁氣從根源上來講是由情志誘發而起的, 不良的情緒雖然看似無形, 但最後都會變成有形的濁氣來傷害你。 有的人喜歡生悶氣, 我們知道怒傷肝, 一生氣不發洩出來, 那些氣只能停滯在臟腑之間, 形成濁氣, 而且濁氣不僅在肝裡存著, 還會蔓延到腸胃中、血管裡, 結果導致血液流動緩慢, 瘀血就形成了。

濁氣在身體裡就像一個大坑, 它堵在了經絡某處, 血液迴圈到那裡時, 過不去了, 停滯在那個大坑裡不動了, 結果成為了瘀血, 產生了細菌病毒。 有的人說通就是通瘀血, 把瘀血祛除了就通了, 實際上, 瘀血祛除了, 濁氣不除, 等於那個大坑還在原處沒動, 這批瘀血清除了, 新的血液流過來, 還會瘀積成新的瘀血。 當氣滯血瘀越來越嚴重, 在體內鬱結成塊, 就變成了腫瘤。

所以說, 唯一的治療辦法, 就是把大坑給填平了, 也就是說把體內的濁氣給排出來沒有了瘀堵血液的東西, 身體的血液迴圈自然也就順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