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妄想性假想人格障礙該如何治療?

我們生活在一個人口大國, 每天都會面對著形形色色的人和事。 由於生長環境、家庭教育、學校教育、交往人群等等的不同;我們的人生觀, 價值觀和心理健康程度也不相同。 所以導致有許多的變態人格與人格異常出現。 妄想性假想人格障礙就是其中之一, 患有此類病症的人們需要瞭解和做什麼呢?

妄想型病態人格大都形成於青少年時期, 其主要原因是某些兒童受到家長無原則地遷就與寵愛, 他們在百依百順的家庭環境中聽慣了家長的肯定、哄話與客人們的頌揚, 習慣於以自我中心主義的眼光來看待周圍的人與事, 成為家庭中的“小皇帝”;缺乏正確的自我評價和社會評價, 即使明知錯了, 也由於家長的庇護和寬容, 以及自己愛面子的虛榮心, 不願或缺乏改正缺點的勇氣。 在這種環境中孩子養成倔強、固執和自以為是等性格弱點。

包括妄想型人格在內的各種異常人格一旦形成, 要矯正就需花費極大力量。 若矯正不及時, 還有可能在嚴重刺激下惡化發展成為有病理性妄想的偏執型精神病。

對妄想型人格的心理矯正, 可採用談話疏導療法加以治療。 即由心理醫生在耐心聽取求治者的情況後, 針對其情況給予具體細緻的解釋, 指出克服個性缺陷的辦法, 增強求治者的自信心和自製力。 此外還可以在心理醫生的指導下運用氣功療法、藝術療法或音樂療法來進行治療, 逐步改變易衝動、固執和急躁等性格特徵。

相信大家已經對妄想性假想人格障礙有了更加深入的瞭解, 如果你不幸患有此類問題和症狀, 請及時去醫院就醫治療。 然而, 最重要、最有效解決此類症狀的方法,

還是要保持積極、樂觀、正確的心態, 正確認識與評價自己, 青少年不過分依賴家長的庇護和寬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