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新生兒心臟輕微雜音的原因

有很多新生兒在出生之後會被檢查出患有各種各樣的身體疾病, 有的是因為在生產的時候擠壓而致的, 也有的是因為抵抗力弱, 對外界不適應而導致, 甚至還有的嬰兒會出現一些心臟問題。 比我心臟有輕微的雜音, 或者心跳過快等等, 這種情況會危害寶寶的健康嗎?新生兒心臟輕微雜音的原因是什麼呢!

心臟雜音是指心臟正常心音之外的聲音。 如果雜音很響, 就意味著心臟存在某種疾病。 醫學上將心臟雜音分為6級, Ⅰ-Ⅱ級心臟雜音較輕微, Ⅳ-Ⅴ級為較響的心臟雜音。 當心臟雜音出現在心臟收縮期的時候, 稱為收縮期雜音;而出現在心臟舒張期時叫做舒張期雜音。

心臟跳動發出的音調叫心音。 一般能聽到兩個心音, 第一個“咚“是心臟收縮時產生的, 叫第一心音;第二個“嗒“是心臟舒張時產生的, 叫第二心音。 有時還可以聽到第三心音。 心臟一共有四個心音,

第四個心音是不容易聽到的。

生理性雜音在小兒時期較常見, 醫學資料表明健康小兒有23%-60%在胸骨左緣或心尖部可聽到這種雜音, 從新生兒、嬰幼兒直至學齡兒心臟可有Ⅰ-Ⅱ級收縮期輕微的雜音, 其性質較柔和如吹風樣“夫一夫”音, 有的呈樂音樣。 這種雜音的產生與小兒代謝旺盛, 心肌收縮有力及血液迴圈較快有關, 一般到12-13歲時就會消失, 孩子無任何不適, 活動也不受影響。

看了上述文章的介紹之後, 寶爸寶媽們應該知道寶寶心臟有輕微的雜音屬於正常情況了吧!但是因為誘發新生兒心臟輕微雜音的原因有很多, 不同的發病原因有不同的症狀表現, 所以為了保險起見, 還是建議家長帶孩子到醫院做正規的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