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天天高壓氧治療 癡呆小鼠“變聰明”了

□金陵晚報記者 李花

老年癡呆, 世界性難題, 目前只能通過加強護理來延緩該病的進程, 未有特效藥。 科學界、醫學界專家都在不斷探索, 希望可以尋找到破解之道。 日前, 在全國第五屆腦復蘇與康復高峰論壇上, 江蘇大學附屬醫院康復醫學科主任醫師周宏圖帶來的“高壓氧對老年癡呆模型小鼠抗衰老作用的基礎研究”令人振奮。

天天“吃”藥

2個月後小鼠“癡呆”了

周宏圖團隊進行的是小鼠實現, 共有30只老鼠參加實驗, 隨機分成3組, 即正常對照組10只, 不給任何藥物, 正常飼養。 另外20只是需要讓它們變癡呆的。

怎麼能讓它們癡呆?每天給它們進行D-半乳糖和亞硝酸鈉腹部注射, 一天一次, 連續注射60天, 吃住和對照組一致。 D-半乳糖引起神經元數目減少, 腦組織中某些酶活性下降, 學習記憶力下降。 亞硝酸鈉會導致大腦意識和行為上出現障礙。

利用水迷宮實驗、定位航行實驗和空間探索實驗, 在實驗中, 研究者發現, “吃藥”的小鼠“成績”很差, 另外, 吃藥小鼠的鬍鬚脫落明顯, 毛色也逐漸無光澤, 脫落厲害, 皮膚彈性差, 感覺衰老得很厲害。 動作反應慢, 記憶力差, 皮毛脫落, 20只吃藥小鼠真的“癡呆”了。

天天“高壓氧”“癡呆”小鼠聰明多了

那麼, 高壓氧對老鼠的癡呆治療會不會有所幫助?實驗者把20只小鼠分成兩組, 一組是癡呆組, 一組是治療組,

各10只。 每天早上9點, 將10只治療組的小鼠們放入高壓氧動物實驗艙, 純氧逐漸加壓, 然後再減壓, 用純氧洗艙3次後, 再加壓……每天都進行一次, 10次一個療程, 中間間隔5天, 再進行第二個療程。 兩個療程結束後, 立即進行高壓氧處理後水迷宮實驗。

研究者發現, 經過高壓氧處理後, 治療組的小鼠比癡呆組的小鼠聰明多了, 在水迷宮裡的成績明顯地比癡呆組要好。 不過, 和對照組的10只小鼠比起來, 他們仍然“弱爆了”。 從病理圖片來看, 正常對照組的小鼠海馬CAI區神經細胞排列緊密有序, 細胞核圓而大, 染色淺。 經過高壓氧處理後的治療組小鼠海馬CAI區正常的神經細胞數量明顯增多了。

以後老年癡呆真可用高壓氧治療?

這個研究似乎讓很多人興奮,

以後老年癡呆症真的可用高壓氧治療嗎?

對此, 南京紫金醫院院長王培東教授告訴記者, 現代人對高壓氧還不太瞭解, 從他們醫院治療“植物人”的現狀來看, 高壓氧的確對腦細胞的康復有著很重要的作用, 一個個奇跡在他們醫院出現。 昏睡一年多的人醒來, 在醫院一住住上十多年的患者, 智商在不停地提高……王培東說, 目前高壓氧還未用於治療老年癡呆, 但將來是有可能的。

不過, 南京腦科醫院康復醫學科主任、南京市物理醫學與康復學會主任委員邵偉波說, 老年癡呆是世界性難題, 如果是外傷性導致的癡呆, 通過高壓氧治療也許可逆, 但如果是已經老年退變性的癡呆, 可逆的難度較大, 至少需要非常長的一段路要走。

什麼人易患老年癡呆?

A 高膽固醇飲食很危險

中大醫院神經內科柏峰博士介紹說, 引發血管性癡呆的原因, 大多是吃出來的。 “很多人喜歡吃動物內臟、燒烤等多油脂、高膽固醇的食物。 再加上久坐不動, 體內脂肪堆積, 三高無形中飆升。 這樣的生活習慣, 很可能導致腦梗塞、腦出血、中風等腦血管疾病, 從而誘發血管性癡呆。 ”柏峰說。

專家表示, 血管條件變差, 是血管性癡呆和阿爾茨海默病共同發病原因之一。 特別是發病早期, 但到後期就會分化成血管性癡呆或是阿爾茨海默病。 美國芝加哥拉什大學醫學中心的神經科學家與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學者聯合研究的結果也發現:腹部脂肪較多的人出現記憶喪失和進入老年階段後患上老年癡呆的風險會增加3.5倍。

B 動腦少的人發病率高

中大醫院神經內科自從2005年在南京社區開展老年癡呆症的篩查工作, 至今共篩查了1500多人, 中大醫院神經內科張志珺教授科研團隊的柏峰博士介紹說, 目前, 關於老年癡呆症的發病機制尚不明確, 存在很多假說。

但近年來發現, 很多高知人群患上了老年癡呆。 這些人群普遍具有用腦過度、身心勞累等特徵。 原因在於, 判斷一個人是否思維敏捷要看其分泌乙醯膽鹼這種神經遞質的能力。 如果能瞬間大量分泌, 說明人的神經網路發達。 過度勞累影響了乙醯膽鹼的分泌, 對身體是一種傷害。

柏峰指出, 相比而言, 高知人群老年癡呆症發病率較低,

但發病更具隱蔽性。 但可以肯定的是, 動腦較少的人, 其患老年癡呆的風險增加。

中國現有600萬阿爾茨海默病患者

江蘇省人民醫院神經內科吳婷副主任醫師吳婷介紹, 65歲以上老人中, 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約占2%-5%, 以後每增加5歲, 患病率大約增加一倍, 而85歲以上的老人中幾乎一半患有不同程度的老年性癡呆。 目前在中國約有600萬人患有阿爾茨海默病。

老年癡呆的最初

表現是什麼?

對於老年癡呆的症狀, 很多人只是停留在近事記憶的遺忘, 但是忽視行為動作和脾氣情緒的改變。 柏峰博士介紹, 對於老年癡呆患者, 最早的症狀可能是記憶障礙, 但是隨後還會在情緒方面呈現不穩定。 有時情感失去控制能力, 表現為焦慮不安, 憂鬱消極,或無動於衷,或勃然大怒,易哭易笑,不能自製。很多患者本來很溫和,但是變得特別容易發脾氣。身邊的親人,就會覺得整個人都變了。

還有些患者也會出現反復詢問和重複同一個問題,不能辨別方向,經常迷路。更讓人忽視的是,衣著及儀容也不如以前那樣注意,會變得不愛整潔,不修邊幅,甚至穿著古怪。這些行為異常現象,可能是輕度認知功能障礙,進一步演變後可能發展為老年癡呆。 憂鬱消極,或無動於衷,或勃然大怒,易哭易笑,不能自製。很多患者本來很溫和,但是變得特別容易發脾氣。身邊的親人,就會覺得整個人都變了。

還有些患者也會出現反復詢問和重複同一個問題,不能辨別方向,經常迷路。更讓人忽視的是,衣著及儀容也不如以前那樣注意,會變得不愛整潔,不修邊幅,甚至穿著古怪。這些行為異常現象,可能是輕度認知功能障礙,進一步演變後可能發展為老年癡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