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新生兒能曬太陽嗎?

一般剛出生的新生兒是不能直接到室外進行曬太陽的, 因為這時候孩子的皮膚是非常薄弱的, 很容易會被太陽曬傷, 所以不能曬太陽。 出生一周之後的寶寶是可以到戶外曬太陽的, 但是不要選擇太陽最厲害的時間段, 可以到下午時間, 並且曬太陽的時間不要太長, 可以逐漸的增加一些, 因為曬太陽可以增加寶寶身體對鈣質的吸收, 以便骨骼的發育。 如果寶寶在曬太陽的過程中有出汗的情況, 要及時的把汗液擦乾。

新生兒可以曬太陽嗎

1、寶寶太小時不能直接到室外曝曬, 只能在室內, 斜射陽光時打開窗子給寶寶曬太陽, 每天曬l~2次即可, 一般健康嬰兒2周後即可在室內曬太陽。

2、維生素D進入人的血液後能幫助吸收食物中的鈣和磷, 可以預防和治療小兒佝僂病。 紫外線還可以刺激骨髓製造紅細胞, 防止貧血, 並可殺除皮膚上的細菌, 增進皮膚的抵抗力。

可見, 新生寶寶曬太陽很重要。 室內曬太陽時, 不要隔著玻璃窗、紗窗, 這樣會減少紫外線的透入。

3、一般出生3~4周的寶寶才能抱到戶外曬太陽, 而且開始的時間要短, 只曬一部分如腳腿等, 然後再慢慢地增加曬太陽的時間和範圍。 頭部和臉部一般不要直接照射, 可置陰涼處或遮陽帶帽子。

新生兒曬太陽

一般出生後3—4周後的嬰兒, 才能抱到戶外曬太陽, 而且開始的時間要短, 只一部分如腳腿等, 然後再慢慢地增加曬太陽的時間和範圍。 頭部和臉部一般不要直接照射, 可置陰涼處或戴遮陽。 一般新生兒曬太陽的順序是:

1、最初的二三天, 可從腳尖曬到膝蓋, 約5—10分鐘即可。

2、然後可擴大曬的範圍, 從膝蓋擴大到腿根部。

3、除去尿布, 可連續二三天都曬到肚臍, 時間約15—20分

4、最後可增加曬背部約30分鐘。

曬太陽時新生兒如果流汗, 要用毛巾擦淨, 再喂以白開水或果汁, 以補充水分。 小兒曬太陽的時間最好在早上9—10點及下午的4點左右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