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髎和肩髃圖片
肩髎穴為手少陽三焦經穴道。 肩, 指穴在肩膀也;髎, 孔隙度也, 該穴名喻指臑會穴傳出的天部氣血, 至本穴后應熱管散熱吸潮而華為手機濕寒的水液云氣, 水液云氣冷降后歸入地部, 冷降的小雨滴如從孔隙度中漏落一般而而出名。 下邊討論一下肩髎的精確方位圖和功效。
肩髎的精確部位
標準精準定位:在三角肌區, 肩峰角與肱骨大結節兩骨間凹痕中。 簡單選穴:手臂平手外旋, 肩部后正下方有一凹處就是該穴, 輕按時有酸疼感。
肩髎和肩髃如何定位
手臂外展開舉, 肩關節脫位部就可以展現出2個凹痕窩, 前面一種為肩髃, 后面一種為肩髎, 或手臂豎直, 于頸部肩峰端邊緣直下約2寸, 當肩峰與肱骨大結節中間處是肩髎穴, 與之相匹配的為肩髃。
肩髎穴的穴道解剖學
在肩峰后正下方, 三角肌中。 在旋肱后主動脈肌支, 布有腋神經的肌支。
肩髎穴的功效作用
肩髎穴是手少陽三焦經的常見俞穴之一, 坐落于肩膀。 該穴具備舒筋活血, 祛風、除濕的作用。 肩膀有壓力感進而胳膊抬不起時, 刺激性本穴, 能夠獲得減輕。
肩髎穴主冶病癥
寒癥濕濁痹阻經絡之臂痛, 肩重不可以舉, 腦中風, 中風偏癱, 蕁麻疹,
肩髎穴用藥治療方式
1.假如常常覺得有肩臂疼痛或身患肩周炎, 用大拇指, 無名指和中拇指把握該穴, 每一次3-5分鐘, 每日早, 晚各一次, 幅度以覺得酸脹為宜, 長期性堅持不懈推拿, 有利于預防肩周炎,
2.搭配天宗, 曲垣醫治肩臂疼痛;配肩井, 天池, 養老服務治上肢不逐, 肩周炎。
3.肩髎配風池, 曲池, 用刮痧療法, 可散風泄熱, 調合營衛, 醫治風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