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穀氨醯胺轉移酶

文章導讀

穀氨醯胺轉移酶是人身體裡的一種有機成分, 它分佈在身體的各個器官, 在腎器官和肝臟器官裡存在最多。 自然而然的穀氨醯氨轉移酶對腎功能和肝臟功能的影響較其它的身體器官而言要大的多。 谷氨醯胺酶偏高或者是偏低的話對腎功能和肝臟功能都有不好的作用, 嚴重時還有可能引發與之相關的疾病。

所以, 要時刻的注意著穀氨醯酶在身體裡的含量, 不要等到它引發病情才後悔莫急。 而一些能夠引起穀氨醯酶偏高或者偏低的因素大家也要注意避免。 那麼對於引起穀氨醯酶偏高的因素以及危害大數人都不是很瞭解, 下面我們一起來探討下。

偏高原因:

1、病毒性肝炎:急性肝炎時, 穀氨醯轉移酶呈中等度升高;慢性肝炎、肝硬化的非活動期, 穀氨醯轉移酶表現正常, 若穀氨醯轉移酶持續升高, 則表示病情惡化;

2、酒精性、藥物性肝炎:穀氨醯轉移酶一般在300~1000U/L,

酗酒者戒酒後穀氨醯轉移酶就會隨之下降;

3、膽道阻塞性疾病也可以造成穀氨醯轉移酶升高, 肝內阻塞會誘使肝細胞產生大量的穀氨醯轉移酶, 甚至會達參考值上限的10倍以上;

4、脂肪肝、胰腺炎、胰腺腫瘤、前列腺腫瘤等亦可使穀氨醯轉移酶輕度增高;

5、過度食用高高蛋白補品也會增加肝臟負擔, 導致穀氨醯轉移酶升高。

偏低原因

氨醯轉移酶主要存在於腎臟、肝臟及胰腺中, 血清中的穀氨醯轉移酶主要來自於肝膽系統。 臨床上穀氨醯轉移酶偏低的現象並不常見, 一般穀氨醯轉移酶值只要在參考範圍內屬於正常情況。 乙肝患者體內谷氨醯轉移酶若出現過度偏低則可能有重型肝炎,

另外, 急性乙肝爆發期也可使穀氨醯轉移酶出現偏低的情況。

危害

1、預示病毒性肝炎:急性病毒性肝炎時, 壞死區鄰近的肝細胞仙酶合成亢進, 引起血清穀氨醯轉肽酶偏高。 慢性活動性肝炎時穀氨醯轉肽酶檢測值常常高於穀氨醯轉肽酶正常值的1~2倍, 如長期升高, 可能有肝壞死傾向。

2、預示肝膽疾病:肝內或肝外膽管梗阻時, 穀氨醯轉肽酶排泄受阻, 隨膽汁返流入血, 致使血清穀氨醯轉肽酶偏高。

3、預示脂肪肝:脂肪肝患者的谷氨醯轉肽酶也常升高, 但一般營養性脂肪肝時血清穀氨醯轉肽酶活性多數不超過正常值的2倍。

4、預示酒精肝:酒精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谷氨醯轉肽酶幾乎都上升, 成為酒精性肝病的重要特徵。

5、預示肝硬化:肝硬化時血清穀氨醯轉肽酶的改變取決於肝內病變有無活動及其病因。 在非活動期多屬正常, 若伴有炎症和進行性纖維化則往往上升。 原發性或繼發性膽汁性肝硬化則往往早期有穀氨醯轉肽酶升高。 有人認為肝硬化早期時穀氨醯轉肽酶升高, 嚴重患者尤其是晚期病例反而很低, 這可能由於肝細胞穀氨醯轉肽酶合成能力喪失, 從而認為肝硬化患者如果谷氨醯轉肽酶較高, 提示疾病尚處於早期階段。

6、預示肝癌:原發性或轉移性肝癌病人中, 谷氨醯轉肽酶多數呈中度或高度增加, 可大於正常的幾倍甚至幾十倍, 而其他系統腫瘤多屬正常。 但肝癌穀氨醯轉肽酶的測定結果與其他肝膽疾病,

尤其與黃疸病例重疊甚多, 故單項測定穀氨醯轉肽酶對肝癌並無診斷價值, 但若同時測定甲胎蛋白、AKP和GGT, 則診斷價值較大(甲胎蛋白陰性, 而AKP、GGT上升, 尤其在無黃疸、轉氨酶正常或僅輕度升高者, 應高度警惕肝癌可能。

要知道腎功能和肝臟功能可是人身體的最重要的機能之一, 任何一個身體機能出現問題的話都是一種可怕的現象。 所以在生活大家一定要注意生活飲食和生活習慣。 儘量多吃蔬菜水果, 並且要經常的鍛煉身體強健體魄。 這樣才會有個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