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四省區數千家正規藥店售賣假藥 用藥者多是農民

新華調查

百餘種假藥是如何進入數千家藥店的?哈爾濱破獲兩起售賣假藥案調查

近日, 哈爾濱市道外公安分局偵破兩起特大假藥案件, 涉案金額1300多萬元。 假藥販子利用在配貨站購買的幾毛錢一條的藥店資訊, 將百餘種假藥推銷到黑、吉、遼、內蒙古四個省區至少3000家藥店, 牟取暴利。 數量眾多的假藥是如何順利地進入這麼多藥店的?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警方破獲特大假藥案

據道外公安分局經偵大隊副大隊長傅強介紹, 今年5月13日, 黑龍江葵花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到哈爾濱市道外公安分局經偵大隊報案。

這家公司今年3月在內蒙古錫林浩特市發現價值1萬餘元的假冒“葵花胃康靈”膠囊。 經有關部門鑒定, 這些膠囊是假藥, 由黑龍江省金輝醫藥有限公司經銷, 由哈爾濱市道外區三機街某物流發往錫林浩特市。

當日, 道外公安分局以涉嫌銷售假藥對金輝醫藥有限公司立案調查。 警方經過三個月的工作查明, 這是一個銷售假藥的犯罪團夥, 主犯為邸建紅, 王某等4人受邸雇傭, 負責聯繫銷售業務和收發假藥。 在辦案過程中, 民警又發現以齊海波為首的另一銷售假藥團夥, 該團夥涉案嫌疑人4名, 以同樣的方式從事假藥購銷活動。

近日, 道外公安分局採取收網行動, 一舉抓獲9名犯罪嫌疑人, 破獲這兩起特大假藥案件,

繳獲假藥800餘箱, 總價值160余萬元, 涉及121個品種。

經審訊, 2010年以來, 邸建紅、齊海波等人從廣東、河南、浙江、陝西等地低價購買成品假藥, 再假借汽配、塑膠型材、普通貨物等名義, 通過物流公司銷往黑龍江、遼寧、內蒙古、吉林等地3000餘家藥店, 涉案金額1300多萬元。

假藥以“熱銷藥”為主

民警在辦案中發現, 兩個團夥購銷的假藥均為常用藥品、熱銷藥品, 有感康藥片、複方安芬胺烷片、胃康靈膠囊、金珠明目膠囊等。 假藥的覆蓋面很廣, 警方扣押犯罪物證時, 發現50多個品種的假藥, 在假藥團夥的電腦中則可查到150多個品種。

據藥監部門介紹, 此類常用藥副作用小, 群眾即便使用了假藥也不易覺察, 而且這些藥品在藥店銷售時與正品價格一致,

很難被發現。

據道外公安分局經偵大隊民警王永剛介紹, 齊海波是黑龍江省肇東市人, 他在哈爾濱市經營一家藥店, 一直沒怎麼賺錢。 2009年, 齊海波參加一個藥品推介會時, 收到不少名片。 一個名片上稱低價出售熱銷藥, 齊海波看著心動, 就撥打了名片上的電話, 對方告訴他, 低價藥就是假藥, 治不了病也吃不死人。 在低價的誘惑下, 齊海波開始購進假藥, 通過空車配貨的方式發到哈爾濱, 再以哈爾濱為集散地, 賣往黑龍江各地以及遼寧、內蒙古、吉林等地。

齊海波是邸建紅的姐夫。 邸建紅在哈爾濱也經營一家藥店, 看到齊海波賣藥發了財, 邸建紅也心動了, 在齊的“幫助”下, 從2010年10月開始售賣假藥。 雖然販售假藥, 但邸建紅從來不在自己的藥店賣假藥。

據傅強介紹, 齊、邸二人十分警覺, 他們購藥、售藥全用假名和假身份證, 從不用藥品包裝箱, 而是以建材、食品、文教等名義包裝。 假藥團夥以天進、鑫偉源、金輝等多個公司的名義對外售藥, 頻繁變換公司名, 不斷變換倉庫地點和經營地點。

制售假藥的上下線使用多個名字和電話並經常更換, 頻繁使用假藥代號。 僅邸建紅一個團夥就使用電話20餘部。 從寄送過程來看, 涉案人員將假藥重新包裝或混在其他物品中以逃避檢查。 從資金支付來看, 涉案人員使用假身份證件開戶, 通過網銀、電話銀行、外地存現和由物流公司代收等方式。

幾毛錢一條的資訊打開市場

但是這麼多的假藥是如何打開市場,

進入3000家藥店的?

據介紹, 齊海波發現, 有的物流公司手裡有藥店的位址和聯繫方式, 遂以兩毛五至一元錢一條不等的價格購買了大量藥店資訊, 雇傭人員進行電話推銷。

促銷員以金輝醫藥公司等多個公司的名義進行電話推銷, 由於價格便宜, 這些包裹著“特價藥”外衣的假藥很快就被推銷出去。

據警方介紹, 假藥團夥開設了多個虛假的公司售藥, 製作了假的公司印章和資質文件, 賣藥時也出示給藥店, 消費者看不出是否為假藥。

據警方介紹, 即使在包裝等方面看不出來, 因假藥的進價比市場價要低, 也應能感覺出裡面有問題。 只要對其資質和藥品的真假進行網上核實, 就會真相大白, 但很多藥店都沒有這麼做。

記者從兩起案件的銷售明細表上看到, 假藥案涉及藥店大多在城鄉接合部和農村。 據分析, 這些地區缺醫少藥, 用藥者中很多是農民, 對假藥的防範、識別能力不強。

記者從黑龍江省警方瞭解到, 11月, 黑龍江省公安廳經偵總隊還組織全省各級經偵部門, 會同藥監部門對全省涉案藥店開展了集中清查活動, 共清查涉案藥店2881家, 立案204起, 移交行政處理163起, 繳獲各類假藥200余萬片。

有關人士認為, 藥品關係到群眾的身家性命, 希望有關部門加強對藥店進貨管道的監督管理, 加大監管的力度。 藥店也要本著為病人負責的態度, 防止假藥流入藥店, 堅決杜絕假藥上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