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行為矯正技術能治療自閉症嗎?

自閉症又稱為孤獨性障礙, 是患者性格出現自閉的症狀, 從而導致很多方面發生障礙, 主要表現在社會交流、交流、興趣等障礙, 患者必須採取治療才能控制病情, 因此有專家推薦行為矯正技術的治療, 稱能有效的治療自閉症, 那麼行為矯正技術能治療自閉症嗎?下面就讓小編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

行為矯正技術可以治療自閉症, 治療上最重要的是教育和行為治療, 目的是促進對患兒正常行為的教育, 特別是社會性行為的矯正, 糾正異常行為, 如刻板支作等, 消除睡眠障礙, 發脾氣, 多動等繼發性症狀等。 患兒的家庭成員也要注意克服焦慮, 自責, 急躁情緒, 方能對患兒的治療產生良好的效果。

同時患者還可採取其它的方法治療, 如:

感覺統合訓練:

感覺統合訓練療法是由美國Ayres創立, 起初主要應用于兒童多動症和兒童學習障礙的治療, 孤獨症兒童普遍存在感知覺方面的異常,

因此該方法也廣泛運用于孤獨症兒童的治療。 該療法主要運用滑板、秋千、平衡木等遊戲設施對兒童進行訓練, 有報導和觀察稱對於減少孤獨症兒童的多動行為、增加語言等有一定療效。 此外類似於感覺統合訓練的療法還包括聽覺統合訓練、音樂治療、捏脊治療、擠壓療法、擁抱治療、觸摸治療。 感覺統合訓練治療的療效在國外存在爭議, 未被主流醫學所認可。

藥物治療:

目前無特效藥可以治癒孤獨症, 但以下藥物可能改善該症的部分症狀, 並有利於教育訓練。 具體包括:

(1)抗精神病藥常用氟呱啶醇(0.5mg-4.0mg/日)、硫利噠嗪(12.5mg-50mg/日)、舒必利(100 mg-400mg/日)。 前兩者可減輕多動、衝動、自語、自傷和刻板行為, 穩定患兒情緒;舒必利則可改善孤僻、退縮,

使患兒活躍、言語量增多, 並改善情緒。 以上藥物均需從小量開始服用, 根據症狀改善情況和藥物不良反應逐漸加量。 目前尚有報導利培酮、奧氮平、喹硫平、阿立呱唑也可改善該症的部分症狀, 但此方面有待於進一步研究和探討。

自閉症(2)抗抑鬱藥該類藥可改善該症的刻板重複行為, 改善情緒, 並緩解強迫症狀。 可選用氯丙帕明(25mg-150mg/日)、舍曲林(25mg-150mg/日)、氟伏沙明(50-200 mg/日)等。 該類藥也應從小量開始服用, 根據症狀改善情況和藥物不良反應逐漸加量。

行為矯正技術包括很多方面, 患者在治療時要選擇適合自己病情的醫治方案, 如果行為矯正技術治療的效果不佳, 患者還可使用其它方法進行醫治, 這樣多方面進行治療病情的控制會更好。

而患者在治療期間家長要多關心孩子, 多與孩子溝通交流, 對疾病的治療也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