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吃什麼藥通便清腸最快?

藥物往往可以幫助我們擺脫疾病的困擾, 但不能所有藥物想吃就吃, 而是要依據自身實際情況進行選擇。 那麼, 對於腸胃功能不好, 容易便秘的人群來說, 是需要及時對腸道進行清理的。 如果我們想清理腸道, 應該選擇什麼樣的藥物最好呢?下面這些藥物大家可以放心的選擇。

1、容積性瀉藥通便。

這類藥物通過改變腸道內pH值,保留水分,增加糞便體積,由此刺激結腸蠕動而保持大便通暢。 通俗講,就是使大便的體積膨脹變大,刺激已經有些麻痹的腸道蠕動排便,從機理上就比較安全,市場上賣的乳果糖和低聚糖就屬於此類。

2、刺激性瀉藥通便。

這類藥物主要通過對腸黏膜刺激使腸蠕動增加,並阻止腸液吸收,起到通便作用,比如果導片、番瀉葉、大黃等都是此類。 因為有刺激性,所以只適合臨時性通便,如果長期使用,腸道會對這種刺激不斷適應,由此產生依賴性。

3、潤滑性瀉藥通便。

通過潤滑腸道、軟化糞便使大便容易排出,比如石蠟、甘油這一類。 甘油雖然能潤滑,但會增加體內胰島素含量,有可能干擾糖尿病病人的血糖監測和治療,所以這類藥物多是局部給藥,比如開塞露之類,局部給藥作用更快,也避免身體的吸收。

4、二苯甲烷類藥物治療便秘。

代表藥有酚酞、比沙可啶(便塞停)、匹可硫酸鈉等。 酚酞就是很多便秘患者吃過的果導片,口服後在腸道內與鹼性腸液相遇形成可溶性鈉鹽,能促進結腸蠕動。 服藥後6~8小時排出軟便,作用溫和,適用於慢性便秘。

比沙可啶可用於慢性便秘或內窺鏡檢查或術前清腸。

5、蒽醌類藥物通便。

代表藥有大黃、番瀉葉、決明子和蘆薈、美鼠李皮、歐鼠李皮等。 這些藥口服後被大腸內細菌分解為蒽醌,因由糖基的保護,大部分未經吸收直接到達大腸,在腸內被細菌酶分解成甙元和糖。 甙元刺激大腸粘膜,並抑制鈉離子從腸腔吸收,使大腸內水分增加,蠕動亢進而致瀉。 藥後6~8小時排便,常用於急、慢性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