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這裡談及的“猝死”,不再是聳人聽聞的報導

北京善方醫院心臟診療中心特約會診專家、北京朝陽醫院心臟中心副主任、心律失常科主任 劉興鵬

012017年2月15日

53歲的大禹節水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實際控制人王棟, 突發心臟病逝世

025月29日

在首屆銀川國際馬拉松賽上, 一名半馬選手在距離終點僅為2.5公里的終點倒地, 雖經全力搶救仍然不幸於將近24小時後死亡

036月28日晚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下沙院區麻醉科規培醫生陳德靈猝死在宿舍, 年僅 26 歲……

近年來, 類似的悲劇在重複上演, 悲劇主角從運動員、白領、學生, 到醫生、遊客、公司高管等,

大家慢慢發現, “猝死”這一離自己看似遙遠的概念, 開始發生在自己身邊。 更可怕的是, 很多中青年看起來身體壯碩, 卻瞬間倒地不省人事。

哪些人有猝死風險?如何預防悲劇的發生?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北京善方醫院心臟診療中心特約會診專家、北京朝陽醫院心臟中心副主任、心律失常科主任劉興鵬的解讀。

幾類人猝死風險較高

根據權威統計, 我國每年心源性猝死(SCD)發病人數超過54萬, 每年每10萬人中就有41.8人猝死, 而搶救成功率卻不到1%。

心源性猝死的發生具有突發、迅速、無法預測且死亡率高的特點, 以下幾類人群猝死風險較高, 應該引起重視:

1.伴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高危人群;

2.患冠心病、心律失常疾病、心肌病以及有急性心梗病史、猝死家族史的心臟病患者;

3.有吸煙、缺乏運動、精神壓力大、長期熬夜等危險因素的白領、高管等職場人士;

4.偶發不明原因的心慌、心悸、胸痛、暈厥的高度疑似人群;

5.其他高度懷疑自身有猝死風險,

或擔心家人朋友有猝死風險的人士。

除了學會給自己減壓、調整飲食外, 建議上述高危人群定期進行猝死風險評估, 根據猝死發病特點及臨床徵兆, 通過健康隨訪管理, 對心臟功能情況作出預警並定制健康管理方案。

如何正確搶救

提醒大家, 萬一周圍有人出現呼吸或心跳中止症狀時, 應在10分鐘內進行如下搶救:

一、撥打“120”或“999”緊急呼救。

二、讓患者頭部後仰, 下頜上抬, 頭部偏向一側, 使嘔吐物儘量流出, 保持呼吸道通暢。

如果患者帶假牙, 需要摘掉, 避免抽搐時造成危險。

三、做有效的心臟按壓, 具體方法是, 兩手手掌重疊, 手指抬起, 放在患者的心前區(胸骨下1/3部位偏左側), 垂直往下按壓。 按壓幅度為3~5釐米, 頻率為每分鐘100次;同步採用人工呼吸, 每30次心臟按壓輔以兩次人工呼吸。 ▲(生命時報記者 王淑穎)

北京善方醫院

更多健康知識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