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胎蛋白長期輕微偏高
甲胎蛋白是一種肝臟蛋白的名詞, 一些孕婦在孕檢過程中會要求做唐氏篩查就會出現這個甲胎蛋白的指標, 但是對於很多多年肝病的患者應該並不陌生, 因為這個指標可以確定肝臟是否產生病變, 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肝癌, 如果甲胎蛋白長期輕微偏高會產生什麼影響?應該如何治療?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AFP升高都由肝癌引起, AFP升高還常見於以下一些情況:
1其他惡性腫瘤
除原發性肝癌外, 大約有50%的生殖腺胚胎腫瘤患者也會出現AFP升高,
2非惡性疾病:
1)病毒性肝炎 在成人病毒性肝炎患者, 尤其是慢性肝炎活動期患者AFP也會出現升高, 一般經治療後就會下降或者恢復正常。
少數肝硬化患者也會出現AFP升高, 甲胎蛋白的合成可反映肝細胞損害和病變活動的程度:其升高原因主要是由於受損傷的肝細胞再生而幼稚化時,
3)新生兒肝炎 30%新生兒肝炎可測出甲胎蛋白, 發生率隨病情的嚴重度而增加, 大多明顯增高。
4)其他 如肝損傷、充血性肝腫大、共濟失調、先天性膽管閉塞、畸形胎兒等也可出現AFP升高, 一般增高幅度較小, 持續時間也不長。
3孕婦
一般在懷孕3個月後可能出現甲胎蛋白(AFP)明顯升高, 到7-8月孕婦母血中AFP量就達到最高峰並相對穩定。 產後3周左右AFP會慢慢下降, 恢復正常。
4新生兒
新生兒也會出現甲胎蛋白的一時性升高, 因為甲胎蛋白是胎兒的正常血漿蛋白成分, 是胚胎早期的主要蛋白質,
1肝功能檢查
2病毒性肝炎標記檢查:大部分的肝癌患者都有乙肝或丙肝病史。 所以懷疑肝癌時一定要進行HBV和HCV的標記檢測。 常用的是乙肝五項、HBV DNA、 HCV RNA檢查。
3影像學檢查:最常用的有B超檢查, 如有異常或者診斷不明時還可進行CT和核磁的檢查。
如果AFP不高是不是就完全除外肝癌了呢?這個答案也是否定的。 大約有20%左右的肝癌患者血清AFP檢測是正常的 , 需要結合上述檢查確診是否得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