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外耳濕疹的偏方大全

濕疹是指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變態反應性多形性皮炎, 組織學上表現為細胞浸潤, 有漿液滲出, 主要特征為瘙癢、多形性皮疹, 易反復發作。 發生在外耳道內稱外耳道濕疹。 若不僅發生在外耳道, 還包括耳郭和耳周皮膚則為外耳濕疹。

偏方一

苦參、白礬各15克, 黃柏9克, 加500-1000毫升水, 煎沸溫洗患部, 每日3-4次。 適用于急性濕疹。

偏方二

木槿皮、馬齒莧、白癬皮各適量, 煎湯洗患處, 每日2-3次。 適用于濕疹有瘙癢者。

偏方三

枯礬、煅石膏各20克, 雄黃7克, 冰片1克, 研末加凡士林200克, 調勻外涂, 適用于慢性濕疹。

預防

1.避免食用或接觸變應原物質, 及時治療中耳炎及頭部的濕疹, 改掉挖耳等不良習慣。

2.避免受熱出汗, 保持皮膚清潔, 干爽。

3.小寶寶衣服要寬松, 柔軟, 要棉織品。

4.如發現耳流黃水, 及時到醫院進行清洗, 上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