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嬰兒身體軟是腦癱的前期徵兆嗎

嬰兒的身體在到了三個月後, 是可以自己挺直的, 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身體已經有了力氣, 在家長抱的時候腰可以直接打挺, 而且身體也可以進行自己的支撐, 但是如果嬰兒的身體非常的癱軟, 在家長抱的時候也是沒有打挺的現象, 要考慮可能是腦癱的前兆, 需要儘快到醫院去做檢查。

腦癱患兒常會出現身體發“軟”的現象, 而這個表現又常讓很多人產生誤解

因為在在許多父母的概念中, 孩子缺鈣身體才會“軟”。 4歲的腦癱患兒小伊就是因為父母的這種誤解而延誤了最佳治療時機。 當小伊1歲多開始學走路時, 其父母就發現他右側肢體鬆軟無力, 走路也總是一瘸一拐不是太平穩, 他們也並不在太當回事, 只是去醫院為兒子配了點補鈣藥。 然後補鈣很長一段時間後, 小伊走路不平、肢體無力的症狀卻越來越明顯。 這下父母才焦急起來,

帶他去醫院檢查後才確診是小兒腦癱。 當年小伊出生時遭遇了難產, 曾出現短暫的窒息, 因而造成了大腦發育不全, 明白真相後父母後悔莫及。

其實, 小兒缺鈣是由於維生素D缺乏導致鈣磷代謝異常的惡意中慢性營養性疾病。 佝僂病在嬰兒時期的主要表現為哭鬧、易驚、多汗等, 絕對沒有姿勢異常和智力發育低下, 母親也沒有難產以及孩子出生前後腦缺氧的病史。 可見腦癱與缺鈣有著本質上的不同。 雖然部分腦癱患兒同時也存在缺鈣, 但軟、癱的真正病因還是腦癱。 因此, 父母應關注小寶寶的日常表現, 如果發現孩子的動作發育遲緩, 應儘早帶其去醫院檢查, 對任何小兒疾病來說, 早治療總是最關鍵的。

對於小兒腦癱的治療, 還是應該採取綜合治療的措施, 以康復訓練與手術治療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方能取得最佳治療效果。

康復訓練是腦癱患者最重要的治療方法, 在早期治療中, 尤為重要。 通過康復訓練, 可以使腦組織在不斷的成熟和分化過程中, 使被損害部分的機能得到代償,

從而使患兒的運動功能得到改善。 術前的康復主要是以降低肌張力和牽拉肌腱和韌帶為主, 使之在很短的時間內看到效果, 但這種效果只是短暫的, 不能真正解決問題, 一般在停止康復一段時間就會反復, 還會使病情不斷的向前發展, 使肢體的畸形越發嚴重;而術後康復主要是通過手術解除患者肌張力之後, 把受到限制和沒有發育好的肌力通過一系列的方法康復起來, 使患者能夠從新站起來達到行走的。 具體來說, 腦癱的術後康復大致可以分為恢復期、遞升期、加強期、強化期及家庭康復期。 前四期康復治療平均以三個月為一個週期, 必須在康復師的指導下在醫院內完成, 這樣方能保證達到最佳康復效果。
當前四期康復順利結束後, 患兒可出院回家繼續家庭康復治療。

手術治療在腦癱患兒的臨床治療中同樣佔有重要的地位。 尤其是在各種非手術治療無效時, 手術就成為重要手段。 手術又分為神經手術和矯形手術兩大類,

目前運用較多的FSPR術(功能性選擇性脊神經後跟部分離斷術)、SPN術(周圍神經縮窄術)及頸動脈外膜剝脫術等, 矯形手術必須在解痙手術後方能進行, 現在主要作為FSPR術後針對肢體已出現的固定畸形的治療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