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春天,護好心血管早安排

人們在經過了一個漫長而寒冷的冬季, 終於迎來了萬物蘇醒的春天。 但乍暖還寒時氣溫極不穩定, 給中老年人的心腦血管增加了巨大壓力。 此刻, 不要急於脫掉厚厚的外暖。 在我們國家。 每年因為血管阻塞死亡的人數居各種原因之首, 可見, 保護血管的重要性。 據統計,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大多是45歲左右的人群, 且易發於氣溫急劇變化的春季。 所以一定要早作準備, 維護好長達15萬公里的生命線。 無論是從自身因素還是從外界環境因素, 都要做好必要的準備。 抵抗春天帶來的種種朝氣和危險。

1.運動。 運動可以鍛煉和增加血管的韌性和彈性, 加快血流速度, 防止某些多餘營養物質及其代謝產物形成斑塊, 阻塞血管, 此外還能消耗多餘的能量, 防止代謝性疾病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的發生。

2.把好“病從口入關”。 主要是要控制吸煙、飲酒和攝入高脂肪、高糖、高蛋白飲食。

節日期間, 更要提倡節制飲食, 避免營養過剩、代謝產物增多, 阻塞血管系統。

3.調整好心態。 心情長期處於緊張或抑鬱狀態, 可造成內分泌紊亂, 免疫功能下降, 帶來的不僅是心腦血管病, 還給癌症有機可趁。

4.過好疾病關。 要維護15萬公里血管的暢通, 不能僅僅靠醫藥, 更重要的是靠保健意識。 如骨傷科、外科手術後, 不能只注意止血, 而忽視抗栓防栓, 以致血栓形成, 阻塞血管;血液處於高凝狀態的人群, 如中老年人, 有肝腎、內分泌疾病者, 有高血壓、糖尿病、腫瘤等宿疾者, 尤其是在氣溫變化大的春季, 血液黏稠度高, 血管變化一時又不能適應, 常會發生血流故障。 所以, 在這個季節裡要在積極治療以上宿病的同時注意增加水的攝入,

以保持血管通暢。

春天要注意保暖。 所謂"春捂秋凍", 是很有道理的。 春季氣候不穩定, 氣溫變化大, 為了避免受涼和保護心腦血管, 衣著常需帶暖些, 每天保持好心情, 以減少感冒和心腦血管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