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危險三角區感染怎麼辦

許多人的臉上容易長痘痘, 於是長期下來大家都喜歡用手去擠痘痘, 覺得痘痘礙眼, 擠掉好的快, 但是如果痘痘長在危險三角區上那就要小心了, 三角區中破了的傷口可能會導致傷口感染然後造成危險三角區感染。

面部危險三角區, 通常指的是兩側口角至鼻根連線所形成的三角形區域。 通俗的說是從鼻根到兩口角, 這個區域是公認的危險區域當面部發生炎症, 尤其在這三角區域內有感染時, 易在面前靜脈內形成血栓, 影響正常靜脈血回流, 並且逆流至眼上靜脈, 經眶上而通向顱內蝶鞍兩側的海綿竇, 將面部炎症傳播到顱內, 產生海綿竇化膿性, 血栓性靜脈炎的嚴重併發症。

當面部尤其“危險三角區”發生癤腫, 早期可用2%碘酊塗抹患處, 連續數次, 保持局部清潔, 癤腫通常可逐漸消散;如癤腫增大, 周圍紅腫或唇癰初起, 這時局部應外敷中藥,

常用的有二味拔毒散、玉露散或地丁草等, 敷在癤頂周圍, 每日2次至3次, 可促使炎症消退;如系唇癰, 可在硬性浸潤區敷用六合丹;若膿頭潰破, 或有膿栓形成時, 局部應加用高滲鹽水紗布持續濕敷, 以利引流;如膿栓阻塞, 引流不暢時, 可在破潰孔處加用少量化腐丹, 以促使壞死組織溶解, 膿栓液化脫出。

在面部“危險三角區”的癤、癰局部處理中, 應當強調指出的是, 切忌搔抓, 更不能擠壓, 嚴禁過早使用挑刺、切開等方法, 以免炎症擴散而引起嚴重的併發症。 只有在急性炎症完全控制, 感染十分局限, 已形成明顯的皮下膿腫, 又久不破潰時, 方可在盡可能小的創傷條件下, 切開膿腫表面的皮膚, 以利引流, 但仍不能擠壓, 以防膿液擠入血管,

經血行擴散, 引發敗血症、膿毒血症、顱內海綿竇血栓性靜脈炎、腦膿腫等危及生命。 在整個治療過程中, 還應儘量減少對局部的觸動, 要吃流質量飲食、少講話;全身症狀明顯者, 必須臥床休息, 重症患者可考慮住院治療。

所以當容易長痘痘的朋友們發現自己臉上的危險三角區長痘痘的時候要注意不可擠破, 否則會造成顱內感染, 如果已經擠破的情況下就要注意消毒, 否則傷口就會造成感染, 當造成嚴重的感染時要及時就醫, 不可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