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咽鼓管息肉是什麼病

分泌性中耳炎時常發生在孩子身上, 去檢查的時候大部分都會別告知咽鼓管長有息肉, 受到阻礙。 那麼, 我們就具體的來瞭解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 其實, 想要做好分泌性中耳炎的預防工作就要先瞭解是什麼原因導致分泌性中耳炎的發生。 那麼什麼因素導致分泌性中耳炎呢?

分泌性中耳炎的六大病因

1、咽鼓管咽口受壓阻塞:如腺樣體肥大、肥厚性鼻炎、鼻咽部腫瘤或淋巴組織增生, 鼻咽部填塞物時間過長等, 因直接堵塞咽鼓管咽口, 影響咽鼓管咽口的開放。

2、頭頸部放射治療:頭頸部放射治療因鼻咽部及咽鼓管粘膜腫脹、局部靜脈及淋巴回流障礙, 致使管腔狹窄, 亦可導致分泌性中耳炎。

3、支配小兒咽鼓管開閉的肌肉:如齶帆張肌收縮無力, 影響了咽鼓管的開放功能;加之小兒咽鼓管的軟骨彈性差, 當鼓室處於負壓時, 咽鼓管軟骨段的管壁易發生塌陷。

此為小兒分泌性中耳炎發病率高的解剖生理學基礎之一。

4、上呼吸道感染:常繼發於上呼吸道感染, 可認為本病可能與細菌或病毒感染有關。

5、咽鼓管粘膜水腫:變態反應可引起咽鼓管粘膜的水腫, 導致咽鼓管阻塞, 造成中耳負壓, 引起滲出或分泌機能亢進。

6、急性中耳炎時抗生素使用不當:如劑量不足, 療程不夠, 或細菌對藥物有抗藥性等, 使炎症遷延不愈。 此外, 單純依賴抗生素而忽視了鼓膜切開亦為產生分泌性中耳炎的原因。

分泌性中耳炎應該如何預防?

加強身體鍛煉, 防止感冒。 進行衛生教育, 提高家長及教師對本病的認識, 對10歲以下兒童定期行篩選性聲導抗檢測。 積極治療鼻、咽部疾病。

1、凡發生耳內堵塞感應及時尋找原因,

及時排除, 對疾病的恢復大有益處。

2、鼻和鼻咽部的炎症波及咽鼓管阻塞時, 則應及早使用1%麻黃素溶液滴鼻, 使鼻腔粘膜收縮, 咽鼓管通暢, 新鮮空氣進入中耳, 使耳的滲出即時吸收。

3、如有鼓膜穿孔者, 禁止搏鼻及耳內滴藥;以預防中耳感染。

4、經醫生指導用抗生素預防感染。

5、有鼓室內積液或積血者, 應去醫院進行治療。

以上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一些對於分泌性中耳炎的一些病因和它的治療預防方法, 最重要的一點便是, 對於此類疾病, 需要家長和學校的衛生教育。 積極培養孩子的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 普及孩子對耳朵的保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