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白花果的功效與作用

【拼音名】Bái Huā Guǒ

【別名】稱桿紅、紅果樹。

【來源】為山茶科植物厚皮香的葉、花、果。 葉, 全年可采;果實, 成熟時采收。

【原形態】小喬木或灌木, 高3~8米。 小枝粗壯, 圓柱形, 無毛。 單葉互生, 革質, 矩圓狀倒卵形, 長5~10厘米, 寬2.5~5厘米, 先端鈍或短尖, 基部楔形, 全緣, 無毛, 光滑, 中脈在葉上面下陷;葉柄長1.5厘米。 花兩性, 淡黃色, 直徑1.8厘米, 有木香花香氣, 腋生或簇生小枝頂端;花梗長1~1.5厘米, 稍下垂;苞片2, 卵狀三角形;萼片和花瓣各5, 基部合生;雄蕊多數;子房2~3室, 柱頭頂端3淺裂。 果為干燥的漿果狀, 直徑1.2~1.5厘米, 萼片宿存。 種子近卵形, 質極堅硬, 紅色。 花期7~8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野、林地、路旁。

分布于江西、湖北、湖南、貴州、云南、廣東、廣西、福建等地。

【性味】苦, 涼;花、果有小毒。

【功能主治】搗爛外敷治大瘡, 癰瘍, 乳腺炎;花:揉爛搽癬, 可止癢痛。

【摘錄】《*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