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炒雞內金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呢?

雞內金是一種非常著名的偏方藥物, 它是雞胃部的一層膜, 非常堅硬, 耐磨性較強, 是消化食物的工具。 而雞內金同時也是一種效果非常不錯的中藥材, 在中醫當中利用較為普遍。 其利用方法主要為炒制或者碾磨成粉。 下面就來看看炒雞內金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的講解吧。

雞內金為脊椎動物雉科家雞的砂囊角質內膜。 俗稱雞肫皮。 具有消食積, 止遺尿的功效。 臨床上廣泛應用於食積不化、小兒疳積、遺尿、遺精, 又可用於膽結石、尿路結石等病症的治療。

炒雞內金:取淨雞內金, 照清炒或燙法(附錄Ⅱ D)炒至鼓起。 本品表面暗黃褐色至焦黃色, 用放大鏡觀察, 顯顆粒狀或微細泡狀。 輕折即斷, 斷面有光澤。

功能主治

健胃消食, 澀精止遺。 臨床上廣泛應用於嘔吐瀉痢、食積不化、小兒疳積、遺尿、遺精, 也可用于於膽結石、尿路結石等病症的應用治療。

藥理作用

1.對人體胃功能的影響:胃運動機能明顯增強, 表現在胃運動延長及蠕動波增強, 因此胃排空速率加快。 雞內金本身只含微量的胃蛋白酶和澱粉酶, 服藥後能使胃液的分泌量增加和胃運動增強, 認為可能是雞內金消化吸收後通過體液因素興奮胃壁的神經肌肉所致。 亦有認為是胃激素促進了胃分泌機能。

2.加速放射性鍶的排泄:雞內金水煎劑對加速排除放射性鍶有一定的作用。 其酸提取物效果較煎劑為好, 尿中排出的鍶比對照高2-3倍, 並認為雞內金中的氯化銨為促進鍶排出的有效成分之一。

3.抗癌作用:體外試驗;雞內金有抑制腫瘤細胞的作用。 口服本品後, 胃液分泌量、酸度和消化能力均提高, 胃運動加強, 排空率加快, 催泌作用甚至強於肉粉, 作用途經似是經消化吸收後進入血液內, 通過體液因素而興奮胃壁的神經肌肉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