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藍花子的功效與作用

【拼音名】Lán Huā Zǐ

【來源】

藥材基源:為十字花科植物藍花子的種子。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Raphanus sativus L.var.raphanistroides(Makino)Makino

採收和儲藏:5-6月果實成熟時採收, 曬乾, 打下種子, 除淨雜質, 貯乾燥處。

【生境分佈】分佈于四川、雲南、湖南、浙江、廣西、臺灣均有栽培。

【性狀】性狀鑒別 種子扁圓形, 直徑3-4mm。 表面淡褐色, 具網狀紋理, 一端可見點狀種臍。 去皮後可見肥厚的子葉2片, 富油性, 相互招疊, 胚根位於子葉之間。 氣微, 味微苦。

【性味】辛;甘;平

【歸經】肺;胃經

【功能主治】消食寬中;化痰降氣。 主食積胸脘痞脹;消化不良;咳嗽痰多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6-15g;或入丸、散。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