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小兒血管瘤的偏方

小兒血管瘤是在出生時或出生后三個月至六個月內出現, 常發生于頭、臉及頸部, 影響寶寶外觀, 2~8個月一般生長較為迅速, 造成爸媽的擔心。

偏方一

菱角粉50克, 苡米50克, 山藥100克, 糯米100克, 佩蘭葉10克, 浙貝粉10克。

制作方法:

1、山藥切片, 苡米水泡開;

2、佩蘭葉布包泡開, 加入糯米、冷水燒開;

3、再加入菱角粉和浙貝粉調勻, 煲粥。

偏方二

白花蛇舌草30克, 苡米、半枝蓮各20克, 豬瘦肉100克, 調味適量。

制作方法:

1、將豬肉洗凈, 切小塊;

2、苡米泡開, 余藥布包;

3、將豬肉、藥包加清水適量煮開后, 轉文火燉至肉熟;

4、去藥渣, 調入藥末及食鹽、味精。

偏方三

母雞500克, 當歸10克, 三七參10克, 調味適量。

制作方法:

1、將雞肉洗凈, 切塊, 放砂鍋中;

2、加生姜, 諸藥(布包)及清水適量;

3、武火煮沸后, 轉文火燉至雞肉爛熟;

4、去藥袋, 調入食鹽、胡椒粉、味精即成。

本病是起源于皮膚血管的良性腫瘤, 多發生于嬰兒或兒童。 多見于頭、頸部皮膚,

但黏膜、肝臟、腦和肌肉等亦可發生, 常在出生時或出生后不久發現, 以枕部的鮮紅斑痣最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