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健康

老年人手腳麻木或營養不良

老年人手腳麻木有時是由於睡覺手足受壓而引起, 經過活動可自行緩解。 但如果出現持續性不明原因的麻木感, 則可能與某些疾病有關, 需提高警惕。

營養不良。 長時間胃腸道功能紊亂, 攝食減少, 會造成機體缺乏足夠的蛋白質和維生素。 特別是缺乏B族維生素, 會導致營養與代謝功能阻礙和神經傳導速度減緩, 引起末梢神經炎和神經根病變, 造成手足麻木。 老年人平時需要加強飲食調理, 做到飲食易消化, 促進吸收。

動脈硬化。 患有腦動脈硬化者, 神經的傳導速度會減緩, 大腦的局部供血、供氧也會減少,

還會導致中樞功能障礙。 尤其是中樞部位的缺血、缺氧功能障礙, 可引起相應肢體部位的麻木。 這種手足麻木往往有一側性、陣發性特點。 隨著血管狀態的改善, 持續數小時或數日後, 其麻木症狀可自然好轉或消失。 個別患者在一側麻木時, 若伴有同側肢體的軟弱無力, 則需要及時住院治療, 以免發展成為肢體偏癱。

藥物副作用。 同時患有多種疾病的人, 也會同時服用多種藥物。 其中, 磺胺、痢特靈、呋喃唑酮、氧氟沙星等抗菌藥, 雷米封、乙胺丁醇等抗結核藥和長春他辛等化療藥, 在劑量過大或用藥時間過長的情況下, 可能誘發神經末梢炎, 引起肢體麻木。 而這種麻木通常是由手足開始, 而後逐漸向上蔓延, 並常伴有感覺過敏或感覺異常,

因而服用這些藥物時應嚴格控制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