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左歸丸和右歸丸的區別是什麼

右歸丸和左歸丸都是治療腎虛的兩種藥物, 兩者名稱非常的相像, 但是治療的作用是不同的, 那麼左歸丸和右歸丸有哪些區別呢?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下。

左歸丸與右歸丸均出自明代醫家張景岳的《景嶽全書》。 張景嶽根據《內經》"陰陽互根"、"陰陽互濟"的理論, 提出了"善補陽者必于陰中求陽, 則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善補陰者必于陽中求陰, 則陰得陽升而泉源不竭"這一治療腎陽虛或腎陰虛的基本法則。 左歸丸與右歸丸便是這一思想的具體體現。

中醫認為, 腎有二髒, 其左者為腎, 右者為命門。 左屬水主陰, 右屬火主陽。 左歸丸能補腎陰, 使陰精得歸其原, 所以名左歸丸;右歸丸能補腎陽, 使元陽(命火)得歸其原, 所以名右歸丸。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 左歸丸、右歸丸可以改善大腦對丘腦-垂體-腎上腺(HPA)軸的抑制性調控作用, 以延緩機體衰老。

左歸丸與右歸丸有什麼區別?

左歸丸由熟地、菟絲子、懷牛膝、龜板膠、小茱萸、枸杞子、山藥、鹿角膠組成, 有滋陰補腎的功效, 主治腎精不足證。 常見症狀有腰酸腿軟, 遺精滑瀉, 自汗盜汗, 口燥咽幹, 舌光少苔, 脈細或數。

現代研究表明, 使用左歸丸加減也可治療多種疾病, 如更年期綜合征、乾燥綜合征、習慣性便秘、化療引起的白細胞及血小板減少、再生障礙性貧血、腰肌勞損、神經衰弱、疲勞綜合征、性功能障礙、中風後遺症、2型糖尿病等。